地基处理4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渗透性变化 当所出现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致使土颗粒间出现裂隙,形成排水通道,土的渗透性骤增,孔隙水得以顺利排出。当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到小于土颗粒之间的横向压力时,裂隙自行闭合,土中水的运动又恢复常态。 (4) 触变恢复当土体液化或接近液化时,抗剪强度为零或最小,吸附水变成自由水。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土颗粒间接触将较夯击前更为紧密,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这时自由水重新被土颗粒所吸附而变成了吸附水,这也是具有触变性土的特性。 随夯击能量的增大,土体体积变化增大,即沉降量增加; 地基承载力随夯击遍数增加; 当随夯击能量增大,液化度达到100%,土体的强度降到最低点,在夯完一遍后的间歇阶段,孔隙水压力不断降低,土体强度则不断增长。 强夯阶段土的强度增长过程 动力置换 分为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 整式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 桩式置换是通过强夯将碎石填筑土体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土中,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墩(或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它主要是靠碎石内摩擦角和桩(或墩)间土的侧限来维持桩体的平衡,并与桩(或墩)间土起复合地基的作用。 4.3 设计 强夯法设计 1. 有效加固深度 有效加固深度既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一般可按下列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或按表预估: H——有效加固深度(m) M——夯锤重(10KN) h——落距(m) α——系数 一般可理解为:经强夯加固后,该土层强度和变形等指标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层范围。 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除夯锤重和落距外,还包括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单击夯击能E /kN·m 碎石土、砂土等 粉土、粘性土、黄土等 1000 4.0~5.0 3.0~4.0 2000 5.0~6.0 4.0~5.0 3000 6.0~7.0 5.0~6.0 4000 7.0~8.0 6.0~7.0 5000 8.0~8.5 7.0~7.5 6000 8.5~9.0 7.5~8.0 8000 9.0~9.5 8.0~8.5 10000 9.5~10.0 8.5~9.0 12000 10.0~11.0 9.0~10.0 落距 单位夯击能=N*M*h/A 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 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 求处理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试验确定。 夯锤和落距 单击夯击能=M*h 夯锤 落距 总夯击能=N*M*h 一般国内夯锤可取10~60t。 夯锤的平面一般有圆形和方形等形状,其中有气孔式和封闭式两种。 圆形和带有气孔的锤较好,可克服方形锤由于上下两次夯击着地并不完全重合,而造成夯击能量损失和着地时倾斜的缺点。 夯锤中宜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它可减小起吊夯锤时的吸力,又可减少夯锤着地前的瞬时气垫的上托力,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 夯锤一般重10~60t,通常采用钢板外壳内灌砼。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80KPa。 钢板砼组合夯锤 夯锤宜设置若干上下贯通的气孔,可减小 夯锤起吊时的吸力(夯锤吸力可达3倍锤重) 长圆柱夯锤 短圆柱夯锤 圆锥形夯锤 圆锥形夯锤底 面积小,会形 成很深的夯坑 圆柱形夯锤高宽 比过大,容易偏 锤,要慎用 夯锤上 的气孔 共70页 第29页 夯锤和落距 最佳夯击能 在这样的夯击能作用下,地基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到等于土的自重压力。 粘性土中的确定 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 ? 最佳夯击能 砂性土中的确定 绘制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击数(夯击能)的关系曲线 无粘性土: 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为几分钟,当孔隙水压力增量随着夯击击数(夯击能)增加而逐渐趋于恒定时,可认为该无粘性土所能接受的能量已达到饱和状态,此能量即为最佳夯击能。 粘性土: 由于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上大下小,而土的自重压力则是上小下大,因此,最佳夯击能宜按有效加固深度确定为宜。 夯 击 击 数 按现场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还要满足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单击夯击能E /kN·m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mm E3000 50 3000≤E6000 100 6000≤E10000 200 10000≤E15000 250 E≥15000 300 夯 击 遍 数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4遍 对于渗透性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