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目前世界各地针对其防治从各方面展
开了深入研究。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降低其死亡率最有
效的方法,业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冠脉之
间有交通支彼此连接, 当某一冠脉支闭塞或严重狭窄, 其他冠脉通过交通支向问题血管远端
供血,称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b5E2RGbCAP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在冠脉正常时是不可见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普遍存在, 但有个体差
异。
实现冠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及预后作临床评估, 并对心肌梗死早期帮助侧支循环建立
和改善患者预后奠定理论基础。 p1EanqFDPw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研究有两种假说: 1、先天存在; 2、后天新生血管组成。
大多数的研究是围绕着后者进行, 即血管的新生, 血流切应力学说受到认同。 当冠脉严重狭
窄或闭塞时, 其远端血管管腔压力明显降低, 压力差形成, 血流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流体切
应力改变, 内皮细胞活化,压力敏感的通道、 酪氨酸激酶受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将信
息传递,使细胞数增加,形成侧支。在心肌梗死早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减少,以便
巨噬细胞聚集,促进侧支血管延伸。 DXDiTa9E3d
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明确的方法为冠脉造影术, 数字减影机下侧支循环的建立也非
常清晰。按 Rentrop 法进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计分分级。 根据冠脉侧支循环状况按照 Rentrop
法进行分级: 0 级,病变远端血管几无显像: l 级,病变远端血管的小分支通过侧支血流隐
约显像; 2 级,病变远端血管的主要分支通过侧支血流完全正常显像,但病变远端显像不连
续;3 级,病变远端血管通过侧支血流完全正常显像。其中 0~ l 级属侧支循环发育不良,而
2~ 3 级侧支循环发育良好。 RTCrpUDGiT
而且研究也证实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可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面积, 促进
心室重塑, 改善心功能, 从而降低长期死亡率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对侧支循环的建立机
制,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侧支循环的方法等仍受到人们关注。 5PCzVD7HxA
而且目前较少研究的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12 小时内适合急诊介入治疗时其侧支循环
开发状态, 术前药物对其影响, 以及其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等, 主要包括住
1 / 5
院期间和预后的心功能状态、 再次心绞痛发作、 死亡率等。 本课题目的旨在探讨冠状动脉侧
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 明确其对急诊术后患者临床预后
评估的意义。 jLBHrnAILg
参考文献:
1、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霍海洋,李杰,胡健,等;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11( 4): 355-358.xHAQX74J0X
2、合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 AMI 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征分析;刘鸣,陈忠,刘乃丰,
方瑛;现代医学; 2010 , Feb; 38( 1) :11-14.LDAYtRyKf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successful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subanalysis of the PREMIAR trial [J].Albertal M,Cura F,Eacudero AG,et al.Angiology,2008,59(5):587-592. Zzz6ZB2Ltk
4、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Effects on outcomes of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Bin Wang , Ya-Ling Han, Yi Li ,
Quan-Min Jing , et al.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201 1)8
: 93-98.dvzfvkwMI1
三、研究和技术关键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1、冠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
2、不同部位、时间急性心肌梗死侧支循环开放解剖特点及分级;
3、比较不同侧支循环下急诊介入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