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洪工程施工导流围堰及抽排水方案
1、概述
本标段位于柳州市柳江上游河段左岸,木材厂西南面,桩号范围为0+700~1+441.183米,防洪堤沿江岸布置了II级阶地前缘,其中0+710~1+170段地面平坦,地面高程为88.64~91.9米,0+920处为成衣厂小冲沟,沟底93.13米。0+710~1+280段有一条白露沟,白露沟沟谷显U型,谷底宽8~12米,高程72~74米,水深0.3米,沟谷两岸坡度450,枯水期白露沟水流量为1.2m/s。1+280~1+441.183段地面略有不平,地形较复杂,高程为85.2~91.78米,堤后为深切冲沟或低洼地,堤基土体为中弱透水性土体,柳江枯水期水位为74.92米。0+700~1+100段堤基面高程在87米以上,0+100~1+300段内有排涝闸及泵房,基底最低处高程为68.5米,0+300~1+441.183段土堤最低高程为78.55米,根据施工总体规划及柳江水文资料,排涝闸及泵房安排在枯水期间施工。在施工排涝闸及泵房前需设围堰挡水、白露沟导流。0+700~1+100、1+300~1+441.193段可不设围堰,但需制定地面径流水排水方案,基坑内渗水,进行必要的基坑排水。
2、施工区域气温、洪水特性
柳州市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雨冬干,多年平均气温20.5℃,极端最低气温-3.8℃,多年平均降雨量1538.4mm,4~8月为预计,雨量占全年的71.4%。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域系第二大直流,柳州以上流域面积45413km2,捻最高水位的实测最大值为1996年,洪峰水位为92.96m,年最高水位的实测最小值为1963年,洪水为74.1m,多年平均洪水水位为82.22m,年最高水位大部分都在84.00m以下,水位超过84.00m约占28.1%,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柳江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流域特性密切相关,具有来势凶猛、暴涨暴落的特点。
3、施工时段划分:本工程施工历时18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03年10月30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05年4月30日,施工期需经历一个洪水期。根据施工计划及标书要求,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施工防洪闸、86米以下泵房结构,泵站在开工通知之后8个月内,具备抽排能力,主要对排涝闸,泵房施工时修建围堰挡水及抽排水、导流。
4、泵房、施工导流、围堰方案
(1)概述
桩号1+253.807为排涝闸中心线,旁边为白露沟,枯水流量1.2m3/s,施工排涝闸前必须先做好白露沟沟水导流,排涝闸、消力池、泵站基础及出水渠施工,1+180至排涝闸段土堤段施工时需在建筑物外侧修筑围堰,围堰分二期施工,一期围堰为排涝闸及泵房段、围堰,待排涝闸发挥作用后,利用排涝闸系统,然后施工1+180至排涝闸段工期围堰施工。
(2)导流渠及围堰设计
导流渠采用明渠,枯水期白露沟水流量为1.3m3/s设计明渠渠底宽2.0m,高2.0m,在排涝闸进水前段开挖,在施工临时道路处设5根φ1.5预制砼管,双层三排。
围堰设计采用袋装粘土及土围堰,横向围堰布置于桩号1+220、1+330处,纵向围堰布置于离堤轴线外侧85米处,二期围堰横向围堰布置于1+175、1+220处,1+220处横向围堰为一期横向围堰,二期纵向围堰设在离堤轴线外侧60米,堰顶宽4米,堰顶高程按多年枯水期水位高2米涉及,迎水面坡比为1:1,背水面坡比为1:0.5。
围堰平面位置见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3)明渠导流及围堰施工技术措施
围堰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围堰轴线位置,清除地面表层松散土、腐植土,并将填筑部位尽可能清除至不透水层或基岩,有利于防渗。
围堰所需粘土量较大,尽可能利用清理基土填筑,自卸汽车或装载机运输,推土机平土,从上游往下游填筑,迎水面用草袋粘土护坡。
明渠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线,尽量使明渠顺直,以明渠出口处往明渠上游施工,待明渠挖好,临时道路铺好后,先挖下游出口处土,最后挖明渠进水口,用土填筑白露沟围堰。自排闸施工完毕,具备排水能力后,填筑明渠围堰,利用自排闸导流。
5、施工抽排水方案
施工过程中受到降雨,地表径流水及渗水影响,甚至洪水淹没基坑,为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需采取一套完整的施工排水体系和可靠的抽排水措施。
(1)地表径流水排水措施
结合居民生活污水,厂区排水、施工地势情况,沿防洪堤内侧、泵站建筑物边线外,修一条30×50cm的排水沟,截流地表水,排水沟汇入白露沟排入柳江,同时在修建临时道路及排水沟时,坡向白露沟,大暴雨时,地面径流水流向白露沟。
(2)泵站基坑施工排水措施
泵站基坑开挖工作面降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基坑内有地下渗水或地表水流入,沿基坑周围挖一条排水沟,每隔15米设1×1×1米集水坑。以截流地下渗水、地表水。用潜水泵把积水抽出坑外,开挖基坑时,基坑底修整成龟背面,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