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简介
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的钙钛矿具有ABX3结构,一般为立方体或八面体结构,
A为一种大的阳离子;
B为小的金属阳离子;
X为卤素阴离子。
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磁性能以及很高的氧化还原、氢解、异构化、吸光性、电催化等活性,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钙钛矿结构
1、背景介绍
甲胺碘化铅
( CH3NH3PbI3 )
2009年, Akihiro Kojima[1]首次将CH3NH3PbI3和CH3NH3PbBr3制备成量子点(9-10nm)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称DSSC), 研究了在可见光范围内,该类材料敏化TiO2 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最后,获得了3.8%的光电效率。
[1] . Akihiro Kojima, Kenjiro Teshima. J. AM. CHEM. SOC, 2009, 131: 6050–6051.
2011年[2],研究者将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与优化,制备的CH3NH3PbI3量子点达到2-3nm,电池效率增加了一倍达到了6.54%[2]。
但是,由于部分金属卤化物在液态电解质中发生溶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池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这是该电池的致命的缺点。
[2]. J.-H. Im, et al. Nanoscale, 2011, 3 : 4088-4093.
2012年[3],科学家将一种固态的空穴导体材料(hole transporting materials ,简称HTM)引入到太阳能电池中,使得电池效率达到10%左右。
HTM的使用,解决了电池的不稳定与难封装的问题,使得电池的商业价值增加。再加上电池的效率大幅增加,并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正式开启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
[3]. Jin Hyuck Heo, Sang Hyuk Im, et al. J. Phys. Chem. C 2012, 116, 20717−20721
钙钛矿型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2.研究重点
目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HTM的种类及结构优化
金属-半导体界面问题
电池制备方法优化
钙钛矿的种类( CH3NH3PbI3和CH3NH3PbBr3 、 CH3NH3PbI3 –xClx、CsSnI3等)
理论研究
3.研究进展
2013年[4], Hui-Seon Kim等人将spiro-OMeTAD作为空穴导体材料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有效实现了电池效率的提升;
[4]. Hui-Seon Kim, Jin-Wook Lee, et al. Nano Lett. 2013, 13, 2412−2417
2013年[5],研究者研究了三种不同的HTM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 spiro-OMeTAD,
2. poly(3-hexylthiophene-2,5-diyl) ——P3HT
3. 4-(diethylamino)-benzaldehyde diphenylhydrazone ——DEH
三者的效率依次为8.5%, 4.5%, 和 1.6%。 spiro-OMeTAD具有较高的效率,是因为载子在其中具有较高的寿命,电荷与空穴的分离速度快,有效抑制了电子的复合。
[5]. Dong qin Bi, Lei Yang,et al. J. Phys. Chem. Lett. 2013, 4, 1532−1536
[6]J.M.Ball, M. M. Lee, et al. Energy Environ. Sci., 2013,6, 1739-1743
考虑到电池中载流子的传递过程,既可以选择导电的介孔材料做电子导体,也可选择不能导电的介孔材料为电子传递介质。研究者将Al2O3替代部分TiO2作为电子传递介质,进行了研究发现电池效率达到了12.3%[6]。基于此,还有采用ZrO2做电子传递层。
2014年[7],我国中科院研究者为了改善金属-半导体界面的电子传输性 在两者间引入了一层薄宽禁带度的有机半导体,N,N , N‘,N’ -四苯基联苯胺(TPB),以此提高了界面电阻(EIS),有效抑制了界面的电子复合(暗电流),使得电池效率由5.26%提升到6.26%,最高达到6.26%。
[7]. Yuzhuan Xu, Jiangjian Shi, et 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4, 6, 5651−5656
2014年[8],我国中科院的研究者采用两步沉积法对CH3NH3PbI3层进行了优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