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一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六方晶系的晶向指数既可以用三个坐标轴,也可以用四个坐标轴标定。当用三个坐标轴时,其标定方法与立方晶系完全相同。比较方便而容易的方法是用三个坐标轴求出晶向指数[UVW],然后根据以下关系 换算成四个坐标轴的晶向指数[uvtw]。图1-26示出了六方晶系的一些晶向指数。X1轴的晶向指数为[2110],X2轴为[1210],X3轴为[1120],再加上方向与之相反的晶向[2110]、[1210]、[1120],它们属于同一晶向族,可用1120表示。Z 轴的晶向指数为[0001]。 (四)晶体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及间隙 - - - - - - - - - - 如前所述,各向异性是晶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区别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是由于在不同晶向上的原子紧密程度不同所致。原子的紧密程度不同,意味着原子之间的距离不同,则导致原子间结合力不同,从而使晶体在不同晶向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不同,即无论是弹性模量、断裂抗力、屈服强度,还是电阻率、磁导率、线膨胀系数以及在酸中的溶解速度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五、晶体的各向异性 大部分金属只有一种晶体结构,但也有少数金属如Fe、Mn、Ti、Be、Sn等具有两种或几种晶体结构,即具有多晶型。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六、多晶型性 第三节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在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区域,这就是晶体缺陷。一般说来,金属中这些偏离其规定位置的原子数目很少,即使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金属晶体中位置偏离很大的原子数目至多占原子总数的1/1000。因此,从总的来看,其结构还是接近完整的。尽管如此,这些晶体缺陷不但对金属及合金的性能,其中特别是那些对结构敏感的性能,如强度、塑性、电阻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还在扩散、相变、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可见,研究晶体的缺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晶体缺陷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可以将它们分为以下三类: (1)点缺陷 其特征是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相当于原子的尺寸,例如空位、间隙原子等。 (2)线缺陷 其特征是在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另一个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很大。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位错。 (3)面缺陷 其特征是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很大,例如晶界、亚晶界等。 常见的点缺陷有三种,即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如图1-30所示。 一、点 缺 陷 图1-30 晶体中的各种点缺陷 1—大的置换原子 2—肖脱基空位 3—异类间隙原子 4—复合空位 5—弗兰克尔空位 6—小的置换原子 晶体中的线缺陷就是各种类型的位错,它是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度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的原子离开其平衡位置,发生了有规律的错动。虽然位错有多种类型,但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刃型位错,另一种是螺型位错。位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晶体缺陷,它对于金属的强度、断裂和塑性变形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线 缺 陷 线 缺 陷 刃型位错的模型如图1-33所示。设有一简单立方晶体,某一原子面在晶体内部中断,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缘就是一个刃型位错,犹如用一把锋利的钢刀将晶体上半部分切开,沿切口硬插入一额外半原子面一样,将刃口处的原子列称之为刃型位错线。 (一)刃型位错 线 缺 陷 刃型位错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刃型位错有一额外半原子面。 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其中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对于正刃型位错,滑移面之上晶格受到压应力,滑移面之下为拉应力。负刃型位错与此相反。 3)位错线与晶体的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一)刃型位错 线 缺 陷 (一)刃型位错 图1-33 刃型位错示意图 a)立体示意图 b)垂直于位错线的原子平面 线 缺 陷 如图1-35a所示,设想在立方晶体右端施加一切应力,使右端上下两部分沿滑移面发生了一个原子间距的相对切变,于是就出现了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边界BC,BC就是螺型位错线。从滑移面上下相邻两层晶面上原子排列的情况可以看出(见图1-35b),在aa′的右侧,晶体的上下两部分相对错动了一个原子间距,但在aa′和BC之间,则发现上下两层相邻原子发生了错排和不对齐的现象。 (二)螺型位错 3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3.配位数和致密度 晶胞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也是反映晶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