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向老牌企业发起强力挑战
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战者报告。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BCG100
名单,已经是成千上万在本土和境外茁壮成长的?RDE?公司的一个缩影,
而中国更成为最大的挑战者企业来源国(41?家),这些中国公司?2006
年获得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5?亿美元,2004?至?2006?年实现年均
复合增长率(CAGR)26%。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战场上。
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战者报告。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BCG100
名单,已经是成千上万在本土和境外茁壮成长的?RDE?公司的一个缩影,
而中国更成为最大的挑战者企业来源国(41?家),这些中国公司?2006
年获得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5?亿美元,2004?至?2006?年实现年均
复合增长率(CAGR)26%。
从中发现谁是客户,谁是供应商,谁是竞争对手。争取前两类,
提防后一类。对于那些身为全球挑战者的中国公司而言,他们如何理
解自己在全球化冲突下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向传统对手发起挑战?波
士顿咨询公司(BCG)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
访时表示,中国?CEO?要学会管理全球化风险。
国字头的,在你看来,中国企业最能向那些老牌企业发起挑战的
是什么?
麦维德:虽然有一些公司,他们是有政府的所有权在里面,但是
他们也是真正地在全球开放的市场上去竞争,像?TCL、联想这些公司,
他们实际上是在全球的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努力
的。一些中国企业有很多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国内市场,虽然我们看到
他们在国内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有很高的利润,但是我们想想,未来
他们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一个表现,是一个非常
有趣的话题。
《中国企业家》:哪些中国?CEO?的全球挑战者模式你最为欣赏?
麦维德:这有几种不同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振华港机的模式,它主要是做港口的吊机,而它实
际上是在很多方面进行创新,并且降低成本,制造一些高附加值的产
品。
另一种模式,比如说像联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品
牌,用自己的品牌替代了?IBM?的品牌,他们引入国外管理人员进入到
联想的高级管理层。
还有一个模式就是玖龙纸业,这个公司非常年轻,1995?年成立,
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纸业公司之一,而在这个行业之内,对于规
模效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中国企业家》:刚才提了几家中国挑战模式,还是基于规模、
成本优势,这次报告提到了三种超越成本的竞争战略:研发、品牌、
并购。哪一种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最合适、最有效的模式?并购吗?
麦维德:要把三个战略结合起来,其中,研发和品牌是关键的。
关于并购,它的风险相对比较高,我们对全球的并购研究发现,全球
并购的?60%是不成功的,所以这个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15?年前很多
韩国公司,他们想通过这种并购然后来实现全球的扩张,最后很多都
失败了。比如他们买了一些个人电脑、电视的业务,最后都没有成功。
我们看看现在成功的韩国企业,像三星、现代、LG?等,他们真正成
功都是基于自己的研发,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通过海外大规模的
并购。
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戰者報告。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BCG100
名單,已經是成千上萬在本土和境外茁壯成長的?RDE?公司的一個縮影,
而中國更成為最大的挑戰者企業來源國(41?傢),這些中國公司?2006
年獲得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45?億美元,2004?至?2006?年實現年均
復合增長率(CAGR)26%。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戰場上。
2008?年?BCG100?新全球挑戰者報告。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BCG100
名單,已經是成千上萬在本土和境外茁壯成長的?RDE?公司的一個縮影,
而中國更成為最大的挑戰者企業來源國(41?傢),這些中國公司?2006
年獲得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45?億美元,2004?至?2006?年實現年均
復合增長率(CAGR)26%。
從中發現誰是客戶,誰是供應商,誰是競爭對手。爭取前兩類,
提防後一類。對於那些身為全球挑戰者的中國公司而言,他們如何理
解自己在全球化沖突下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向傳統對手發起挑戰?波
士頓咨詢公司(BCG)大中華區主席麥維德在接受《中國企業傢》專
訪時表示,中國?CEO?要學會管理全球化風險。
國字頭的,在你看來,中國企業最能向那些老牌企業發起挑戰的
是什麼?
麥維德:雖然有一些公司,他們是有政府的所有權在裡面,但是
他們也是真正地在全球開放的市場上去競爭,像?TCL、聯想這些公司,
他們實際上是在全球的一個開放的市場競爭,他們還是有自己的努力
的。一些中國企業有很多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國內市場,雖然我們看到
他們在國內這樣的競爭環境之下有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