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下列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内,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邃1
A.屠呦呦用乙醍提 C.拉瓦锡研究空气成 D.李比希用CuO做氧化
B.伏打发明电池
取青蒿素 分 剂分析有机 的组成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屠呦呦用乙醍提取青蒿素属萃取、分液,是 理变化,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故A错误;B.原电池中发生的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时存在Hg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HgO,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李比希
用CuO做氧化剂分析有机 的组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为A。
2. 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下列说法不爪硕的是
A. Y 的分子式为成任。3
B. 由X制取Y 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
C. 一定条件下,Y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D. 等 质的量的X 、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 的 质的量之比为3: 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Y 的结构简式可知Y 的分子式为如)压。3,故A正确;B,由原子守恒,由X发
生取代反应生成Y 的过程中另一产 为乙醇,故B正确;C. Y 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
下,能发生加聚反应;Y 中含有酚羟基,一定条件下可和醛发生缩聚反应,故C正确;D. X
中酚羟基、酯基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mol可与3molNaOH反应,Y 中酚羟基、酯基可与
氢氧化钠反应,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愈基,则ImolY可与3molNaOH反应,最多消耗
NaOH 的 质的量之比为1: 1,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以有机 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知识迁
移运用,根据有机 结构特点,有碳碳双键决定具有烯的性质,有酯基决定具有酯的水解性
质,有醇羟基决定具有醇的性质,有酚羟基还具有酚的性质。
C3.02 和CH,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
下:
A.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艮
B. ①一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 ①一②吸收能量
D. Ni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CO?和如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艮,故A正确;B.化
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 的键的断裂和生成 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一②过程中
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C.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
则①一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CO?和CH,催化重整生成CO和艮的过
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为C。
4,己知:一元弱酸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 。25 °C 时,CH3COOH HCN 、H2CO3
c(HA)
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瓦=4.4X 10 7
K 1. 75X 10 5 4.9X 1。-
= 5. 6X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CHaCOOH溶液的过程中,(CHaCOO )逐渐减小
B. NaHC03 溶液中:cWCOa) c(CO;) c(HC03 )
C. 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含试卷).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二)光学作图.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五)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2运动的描述学案设计(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4测量平均速度学案设计(含解析).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设计(含解析).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2.2声音的特性学案设计(含解析).pdf
-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3.1温度学案设计(含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