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炎炎夏日,热气蒸人,郁热的傍晚我们该往哪里去乘凉呢?毋庸置疑,许多“身居斗室”的城里人会去娱乐广场中的草坪上。此时的草坪绿茸茸、软绵绵的,人一旦走进去就感觉轻盈盈、凉丝丝的,与热烘烘的水泥路面截然两个世界,真是个纳凉消暑的好去处!可好景不长,正值盛夏,原本如茵的草坪却呈现出另一幅景象:被人践踏出的泥土路径纵横交错,一大片一大片的枯草裸露着草根,这里一滩那里一滩的泥沼中杂草丛生,草坪上越来越多地凸显出大大小小的“不毛之地”,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坪即将变成满目苍凉的荒草滩。草坪缘何失去往日的蓬勃生机?草坪能否任人随意践踏?   两月前,在草坪的四面八方我还看到过几条宽大的宣传横幅,红色的横幅上书写着醒目的白色大字:保护草坪,严禁入内。其次,草坪外一圈的树干上缠绕着一道道铁丝,这些做法显然是禁止游人入内的。曾几次,我也碰见过一两个佩戴红袖章的巡逻员在广场内走动,专门看管是否有游人,或狗猫进入草坪的,一旦发现便立即阻止,或挥动手臂、喊叫着将狗或猫赶出草坪去。那些日子,草坪没人“打扰”,管理员还定期灌溉,因此,小草们长势喜人,浓浓密密、鲜鲜嫩嫩,茂密的草丛都快没入人的膝盖了。   但前不久 诗歌鉴赏语言之炼字 导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见愁 ——孟郊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 这些例子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 高考中炼字题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⒈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⒊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⒌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炼字主要炼哪些字呢? 一.动词 在诗歌中,常常因为一些出色的动词的存在使得整首诗非常出彩。 李白的《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随”和“抱”这两个动都炼得比较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随’用得合适。“抱”显示了枕戈待旦的紧张战况。 云破月来花弄影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二.形容词 诗歌中的形容词主要表现对象的性质状态。形容词炼得好,整首诗意境全出。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香菱:《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 “直”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两字讲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完美融合,画面壮观,其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三.数量词 在诗歌中,一些数量词恰到好处的使用,也会使得诗歌别致出彩。 比如诗僧齐己《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四 虚词 诗歌中虚词的使用在表情达意上有自己的独特作用。 阴铿“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虚词”空”和“已”若不经意进入诗中,对于表达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状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去年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答题步骤: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 “穿”字是穿行的意思,表明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行走,(1分)(解释含义)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1分)(分析效果) “数”是“数数”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坐在林中又百无聊赖地清点起了流萤的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