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中丞传后叙?韩 愈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题解 认识“传记” 一、传记的概念: “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 “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叫传记。 二、传记的基本特征: 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 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 三、传记的分类: 别传或他传:由别人写的。 自传:由自己写的。 合传:把几个人合在一起写的。 一、背景介绍 1.韩愈,768—824,子退之。 “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韩愈18岁时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未考中,直至792年第四次赴试才中进士。后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又三次落榜。求宰相引荐,未得到回复,只能投奔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担任推官。 801年,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晋升监察御史,但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被贬官为远州县令。此后历任多职,最高达中书舍人、刑部侍郎。 819年,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再次被贬为远州刺史。此后四年,韩愈分别调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兵部侍郎等。 824年,韩愈因病告假,于年底卒于长安。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寺院经济与世俗地主这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面对这些矛盾,韩愈竭力宣扬天命论、人性论,企图以此挽救王朝的没落命运。但是,他反对藩镇割据,极力批判佛老思想,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 韩愈将六朝以来讲究声律、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低下艳俗的文字,而推崇两汉时期的散文,将其称为“古文”。 韩愈提倡学古文、习古道,目的在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恢复儒学传统。 在创作理念上,韩愈提出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写作理论,对后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张巡,708—757。许远,709—757。 741年,张巡中进士,任清河县令,后调任京城,但因不愿投靠杨国忠,被再次外放为真源县令。 756年,谯郡太守投降安史叛军,真源县位于谯郡辖区内,于是谯郡太守逼迫张巡接应叛军,张巡得知后非常愤怒,率千余吏民举兵入守雍丘,对抗叛军。 741年,许远中进士,入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幕下为幕僚,但因得罪章仇兼琼被贬高要尉。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任命许远为睢阳太守。 757年正月,安史叛军合兵十余万攻打睢阳,许远不敌,请求张巡前来营救,于是张巡率部与许远汇合,共守睢阳。 “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 十月,叛军从许远所负责守卫的西南方攻入,睢阳陷落,张巡与部将尽数遇难,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后杀害。 张巡、许远英勇就义后,被历代君主加封,共享皇家祭祀。民间更称二公为“文武尊王”,为他们建立双忠祠庙,千年香火绵延至今。 二、课文内容 1.李翰《张巡传》 张巡、许远殉国后,不少文武官吏为了替自己辩解,指责张巡、许远不该死守睢阳,更不该烹食城中无辜百姓。 李翰撰写《张巡传》上呈唐肃宗,褒扬张巡的忠义,痛斥文武官员的叛逆行为。 李翰另有著《进张中丞传表》。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七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