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和习作考试题型.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阅读和习作考试题型及方法 一、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环节: 认真读短文(一段或者一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一段则标出几个句子)——边读边思考文章讲了些什么——读题审题,勾出关键要求——想好后作答,要求字迹端正,答案完整。 (有的孩子读都不读短文就开始做题,是不提倡的。) 二、一般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 1.选择短文中生字的正确读音,或者选择正确的字,打钩或者划横线的题型。(放在文章句子里作判断,然后看清题目要求,是打钩还是划横线,不要马虎) 2.写出反义词和近义词,一般有两种:请孩子自己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请孩子在文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考察孩子是否认真审题,然后耐心在文中找出需要的词语。很多孩子是没有这个耐心找不到就随便写一个的大有人在,希望家长要强调重要性。平时在生活中积累常用的近反义词。) 3.查字典,考察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如:“高”,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G )(本题考察孩子对于所有生字的声母的大写字母是否掌握了,有些孩子到现在都不会。可以翻看字典看大写字母并默写掌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丶 )(考察孩子对部首的掌握,如果是独体字,可以考虑从第一笔画来查,如果不是,则选择常用的部首。)“高”在字典里有如下四种解释:1由下到上距离远的 2等级在上的 3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 4声音响亮。在“高声赞美”中,“高”字应选第( 4)项解释。(本题是考察孩子对字在词中意思理解,那么需要孩子先将字义一一放到词语中判断,如果判断不出还应该放到文章句子里,结合上下文判断,切不可猜测和随便选择。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方法,家长再引导,这样掌握答题方法更加牢固。) 4.仿写句子。(本题考察在文章中找出一个句子,照样子仿写,要求孩子必须看懂句子的特点,用上要求的词语,正确造句,做到完整通顺无错别字和拼音。) 4.仿写句子。(本题考察在文章中找出一个句子,照样子仿写,要求孩子必须看懂句子的特点,用上要求的词语,正确造句,做到完整通顺无错别字和拼音。) 以上的题型都是结合阅读短文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巩固的同时还要结合短文作答,这是跟一般基础知识不一样的地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读懂文中主要的人物、主要事件、时间和地点等,要求学生要答完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来作答。) 6.根据课文或照样子写词语。(本题主要考察孩子能够在文中找词语作答,是否能够看懂题目要求然后再写词语。要求学生不要着急,要慢慢重读短文,看清要求再作答。) 7.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本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能够理解一些新的成语或者难一点的词语。那么要求孩子首先要熟悉理解词语我们讲过的一些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平时用到的方法有: 理解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想一想。 找一个相近的词语,再来归纳新词的意思。(不可直接用近义词解释) 联系上下文的句子,反复阅读思考,想出新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用相反的词语来思考词语的意思。 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联系句子来理解词语。 注:这道题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家长要请小孩多加练习,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在解释词语意思的时候,尽量把语言说清楚说完整,不要只说半截话。 8.判断短文中内容正确还是错误。(本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读懂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能够做出判断。要求孩子看清是正确的打“√”,还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经常有孩子不看清楚乱打的,无谓失分。)在答题时,孩子一定要认真朗读句子的内容,仔细思考和文中的内容是否相符,然后在做判断,经常一 个词语的不同就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譬如:以下的题目 “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①对这场战争, 布鲁斯完全失去了信心。( ) ②对这场战争, 布鲁斯充满了信心。( ) ③对这场战争, 布鲁斯快要失去了信心。( ) (这道题看起来是对句子的理解,其实就是对“几乎”这个词的理解,孩子很容易选择①这个句子。所以遇到这样的题,需要孩子充分阅读每个句子,思考他们意思的细微差别,再和文中的句子进行比较,这样才会发现 ③才是正确的答案。 所以在很多题看似简单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够多想一想,正向和反向思维都想一想,找到答案的依据,才能保证正确。这样就不会出现有的孩子觉得好简单,自我感觉良好,一下子就做完了,结果最后却考得不好,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考试如果没有一点思考就做完了是不太可能的。) 9.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本题也是三年级学生重点和难点的地方,概括自然段也有一些规律可循,这也是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重难点,我想应该不会考得太难。) 概括自然段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