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冯天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史 冯天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讲课人:余群 2008年9月29日 导论 一、释中国 丨部 中 ??zhong 指事。??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囗部 ??國 ??guo?会意。? 邦也。从囗从或。 ??古惑切 一、释中国 中国初义是首都,《诗经·大雅·民劳》: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引申为中原核心地带。 中国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石介著《中国论》,首次出现以中国为题的文章,称“居天地之中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汉文“中国”正式写进外交文书,首见于道光年间(1842)签署的中英《南京条约》。 辛亥革命后,中国便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二、释“中华民族”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首用“中华民族”概念。 立宪派杨度《金铁主义说》:“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之也。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已含定义于其中。” 三、释“文化”和“文明” 文化由“文”与“化”组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文与化配合首见于《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原始文化》给文化的定义: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层面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四、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文化史是以“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是专门史的一个门类。文化史重在发现隐藏在物象背后的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和精神特质(思想史和哲学史),所谓“即物求理”、“观象索义”。 五、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南北文化;大陆文化 经济环境:农业自然经济 社会结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国际条件:近代以前,我国的文明程度一直高于周边四夷 六、中国文化特质 人文传统:敬鬼神而远之;对祖先和家族比较重视。 伦理中心:重视伦常规范和道德教化 尊君重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中庸协和:过犹不及 延绵坚韧:《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七、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八、中国文化史分期 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划分为: 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递进的大段落。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发祥 传说视野中的“黄金时代”:尧舜时期 2,000,000、3,000,000旧石器时期→12,000新石器时期→6,000、7,000母系氏族结束;6,000、7,000父系氏族开始(新石器革命)→4,000、5,000黄帝、尧舜禹时期。 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 从原始社会到汉民族形成之前,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 一是华夏集团(河洛集团),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 二是东夷集团(海岱集团),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颛顼)、有虞氏(舜)等; 三是苗蛮集团(江汉集团),以祝融为首。 “三皇五帝”之说 中国上古的历史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同” 按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大同”时期: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与老子观点比较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小康” 大禹传子(启)之后,中国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以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