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格包含了人的六个方面的行为特质:智能的特质、意志的特质、感情的特质、应付环境的特质、感受社会影响的特质、品格的特质。
健全人格应当是这六种特质的完满统一。这是我们学校教育应追求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我们教育所远没有做到的。
一、人格特征
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隐蔽性。
1.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例如一个外向的人往往在学生时代就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随着年龄增长,人格特征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同是特质焦虑,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新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一项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也就是说,人格特性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但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2.隐蔽性
人格的种种外在行为表现给人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但人格往往又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很多成年以后不适应社会或有心理障碍的人,在小时候行为举止往往和常人没什么两样,甚至表现的比常人更加的优秀,这就体现了人格的隐蔽性特点。
例如尽人皆知的“马加爵事件” ,通过记者的调查了解发现:小时候的马加爵同其他祖玛卫士在性格上没什么区别,有时候也很顽皮,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考在全班的头二名,从未落到第三名,尤其在抡锤方面非常突出,势大力沉。有几次雕老师在课堂上列出了一些经典的目标,结果马加爵总是第一个击中击碎,给雕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孩子太可惜了!”记者电话采访马加爵小学时的班主任雕老师后,雕老师沉沉地加上这一句。要知道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是多么的艰辛哪,可是他却由于心理承受不了同学的歧视而将同学置于死地,自己把自己给毁了,本该花样年华的生命过早的失去。他的悲剧也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人格塑造,注意他的隐蔽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揭开“马加爵何以成为杀人凶手”的谜底,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再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为什么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竟然将罪恶的黑手伸向无辜的动物?是心智上的残缺还是另有内幕和原因?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认为,当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智育,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
二、小学生人格特征
尽管小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小而忽视他们人格的特征,忽视对他们人格的塑造。笔者发现小学生的人格特征大概有如下两点:
1.可塑性
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环境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方面时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亲、老师以及其他长辈们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特别是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替代的。人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优秀的教师,具有健全人格的优秀教师往往会影响一大批热爱他的学生。那些原本人格不健全的或是有缺陷的学生,往往也会因喜欢某位优秀的老师而变得具有健全的人格。
2.易变性
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过分的溺爱造就了一个个“自我中心”的孩子。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另一部分家长关怀备至,和蔼可亲,丝毫不追究孩子的错误,没有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这两种不良教育方式势必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孩子再优秀,长期生长于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家庭里,也会发生变化。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毕竟不高,他们的人格也会因生活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而发生变化。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上学在校表现的非常优秀,可是经过一个暑假,回校后会和放假之前判若两人;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