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港中学语文答案:
1.选B.( A项刊载zǎi 诰命hào C项吞咽yàn D项矜持jīn 殒身不恤xù)
2. 选D. (A项出其不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项桀骜 C项飘渺 心心相印)
3.选A.(将近义词辨析和成语使用结合在一起考查, B要改为“骇人听闻”。C项“评头论足”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D项应是“传诵”。A项“声明”和“申明”前后使用都很恰当。)
4.选B.(A“距离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句式杂糅;C“古往今来”与“将”矛盾;D缺介词“朝着”的宾语,应在“发展”前加“的方向”)
5.选B. { A 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C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女平水土,维是勉之(语气助词,表希望) D权倾五伯,囚于请室(超过 )}
6.选C. {⑴⑹⑼定语前置句 ⑵⑷被动句 ⑶⑻⑽省略句 ⑸⑿判断句 ⑺⑾宾语前置句}
7.B(A虽有伤感,但并不消极颓唐 C.诗人的感情应是经历了由悲到欢到愤激再到狂放这样几个层面 D.战争的发起者是穷兵黩武的唐王朝统治者,而不是西北少数民族,这一点搞错了这首诗的主题也便不清楚了。)
8.A(不包含对生活贫寒的感慨)
9.D. (对尾联的理解错误,不是写与家人音信断绝,“寄”的对象明确的指向四位远州的朋友,所以应是表达的应是与四州的朋友音信隔阻的伤感。)
10、C (应为“谦让”) 11、C 12、D (前一个理解为“因为”,后一个是介词“用”的意思 13、A 14、D(“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的意思是各官署的许多囚犯多是无辜受冤屈的人,他身为丞相,未能尽职尽责,被免去丞相官职)
15、 ⑴皇上派人去取那六把剑,剑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每分句1分,“服”应理解为“佩带”)
⑵后来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酬金(不足)的罪失去侯位。(每分句1分,“坐”解释为“犯……罪”)
16. (1)我不回避嫌疑而代理掌管国政的原因是担心天下人背叛周王室,无法向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们交代啊.(关键词“辟”通“避”,回避. 摄:代理 “畔”通“叛”,背叛. 无以:没有办法来,翻译为“不能,无法”都可以.错一处扣1分)
(2)可是我洗一次头要三次(多次)握起我的头发,吃一顿饭要三次(多次)吐出嘴里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还担心失去天下的贤能之人.(关键词沐:洗头 哺:嘴里的食物, “三”可解释为多次,恐:担心.错一处扣1分)
17.(1)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朝朝马策与刀环”写征人整日与战马为伴,身带战刀练兵备战的情景。(要注意试题要求“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找出诗句中的“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代表边塞的地名或抓住第二句写出戍边生活都可得2分,两方面都加以分析的得3分)
(2)第一句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第二句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怨气候酷寒,第四句怨景色单调。(每句都有“怨情”,可抓住四句,逐一分析,一点1分)
18略(每格1分,错一字则不给分)
19. 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各1分)
20.“居然”表示惊诧,“但”字突转,用“竟至于”表示大大超出意料,“然而”与“竟”字更推进一层,极写怀疑的理由,“况且”递进,语气又逼进一层,这样一气贯下,于作者的极度怀疑中反衬敌人的凶残,表达无限悲愤之情。
21.(1)呼唤并激励广大民众觉悟起来,奋起反抗.(2)警告反动统治者,卑劣凶残的迫害不会永远使人民沉默,人民总有觉醒反抗,推翻他们的时候.(共两层意思,各2分)
22. 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略)。第二段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举例略){各有什么特点共2分,一小点1分;抓住第一或第二段分析均可,言之成理得2分}
23. 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②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共两点,一点2分)
24. ①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②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共两点,一点2分,如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更好。)
25. ①营造出朦胧的诗意氛围;②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③抒发作者迷茫的情思。(共三点,一点2分,如能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更好。)
26.【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一个要点1分)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