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2010 年 9 月 日 教学内容 灿烂的青铜文明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情感: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 教 学 资 源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一些青铜器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往往把青铜文明的概念局限于青铜器的制造工艺上,从而忽略了青铜文明的正确概念 教具学具:教材、教参、练习册、多媒体课件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是对奴隶社会的一个总结,非常做要 预 习 设 计 预习提纲:1、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广泛 2.青铜时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奴隶的悲惨遭遇 预习作业:《学程导航》“请你思考”填空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学生查阅书本后回答: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学程预设 导入新课: 师: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那什么是青铜文明呢?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生: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6厘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底纹,耳的外郭饰一对虎纹,虎口相向,中有一人头,似被虎所吞噬。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中间以短扉棱相隔,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它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生: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 “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真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生:三星堆文化发现于四川广汉,出土了大量稀世之宝,包括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的金器、青铜器和玉器、漆器等。。青铜神面具、青铜雕像,造型生动,有古蜀人“纵目”的特点。三星堆的青铜树,是祭祀用品,有学者考证它与我国民间习俗“通天树”或摇钱树有关。学者们认为三星堆文化距今年代约三千多年,是商朝时候我国西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文化。 师: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这件《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请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司母戊大方鼎? 师:有谁可以介绍一下四羊方尊呢? 师:我国古代的青铜文明,除了黄河流域之外,其他地区有什么特色?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生: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 生:青铜文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无法说清她的全部,只能努力地去发掘、去体会、去领悟她的精神。穿越岁月长河,从历史走来,走进当代,不变的是青铜文明的精魂,不变的是灿烂文明的薪火相传。 生: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中国和瓷器,瓷都是江西景德镇。 生:(自由发言) 农业:“五谷”已经齐备(品种) 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 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 畜牧业: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 建有牲畜圈栏(方式) 商业: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 “商朝戴枷的奴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处境的悲惨。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记载,它说明西周奴隶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商朝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另一个表现是: “人祭”“人牲”。 “人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