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抒情手法与描写手法qyb 常见题型与答题模式 1、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2、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来描写景物的? 4、诗人是如何来抒情的? 5、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诗句。 ①次:停泊。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③“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④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②。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③。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④。 作者简介 韦应物 (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望族出身,少为皇帝侍卫,后入太学,折节读书。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至终年。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高雅闲淡,平和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韦应物是中唐著名诗人。 译文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 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 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 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 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6、 (1)太阳沉落大地,山昏城暗人们都各自回家,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3分)(—层意思1分) (2)①抒发了诗人孤舟夜泊,独宿江上,不能入眠,而勾起的羁旅思乡的愁绪。(2分) (关键词为:乡思客愁、思乡之情和愁绪等。仅答“思乡”一类词语,而无前面的解说给1分) ②前六句侧重于写景,渲染旷野苍凉凄清夜景的特定氛围,衬托出诗人特有的心境,寓情于景; 末两句情中有景,用钟声烘托了自己的羁旅愁思。(3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人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木,落叶纷纷。那儿有个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庄离溪水很近;那佛寺建在深山,隔着山坞,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 7、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参考答案 (1)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氛围(2分)。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分)。 。 (2)“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再,表现亡国之痛(1分);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表现身在山中、报国无门的憾恨(2分);“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守节之典进一步表明自己守节不仕的志向(1分) 常见题型与答题模式 1、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2、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来描写景物的? 4、诗人是如何来抒情的? 5、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诗句。 * * * 答题模式:确定手法+分析手法+分析手法 (内容、情感)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词人参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多年漂泊,晚年隐居山中。 上阕: 铁马蒙毡 元军铁骑,侵占城池 银花洒泪 拟人,渲染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