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pptx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第二节 土地质量评价 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土地质量是土地综合属性,具体是指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 土地质量可用可度量测定的土地属性指标来综合表述。 土地属性指标可分为土地自然属性指标(如土壤、地形、气温、水文、生物等)和土地社会属性指标(如产量、产值、劳动消耗、产投比、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 土地质量变化固然有自然因素变化的作用,但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促使土地质量发生了变化。 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合理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利用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既要考虑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水平,又要重视规划区域的土地质量状况,合理运用土地数量与质量的互助替代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土地利用。 不仅要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还要重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生产力能力)的保护。 综上所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从土地供给层面来讲,既要考虑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同时要重视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第二节 土地质量评价 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二、土地适宜性评价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四、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五、土地生态足迹评价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和划分等级的过程。 依据土地评价对象的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农用土地质量评价(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 依据土地评价属性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质量评价; 依据土地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国民经济评价等。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 土地的适宜性是针对土地的用途来说的,不同的用途对土地质量有不同要求,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性。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永续利用原则:即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下的适宜性。效益原则:即土地利用所获取得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是有利可图的。因地制宜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进行评定。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指既要评定土地当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评定。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为规划目的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采用多级续分制的适宜性分类体系。 1、联合国粮农组织分类体系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中,土地适宜性共分四级,即:土地适宜性纲:反映土地对指定用途适宜(S)、不适宜(N)。土地适宜性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如高度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等。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土地受到的限制性种类,如受到侵蚀危害导致勉强适宜S3e等。土地适宜性单元:同一亚级内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差异。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2、我国分类体系 我国目前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而采用的分类体系一般为类、等、型三级组成,即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和土地限制型。 土地适宜类指土地适宜的用途,如宜农、宜林、宜牧、宜建设等。土地适宜类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得更精细,如宜茶、宜柑橘、宜水稻、宜住宅用地、宜工业用地、宜港口用地等。 土地适宜等反映土地对于特定用途的适宜性程度,通常为三等: 一等地(I)、二等地(Ⅱ)、三等地(Ⅲ) 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种类,即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适宜性分类体系 一等地(I): 土地对评定用途可持久利用而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收益。二等地(Ⅱ): 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久使用而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引起土地退化。这种土地一般要通过增加投入进行土地的改良。三等地(Ⅲ): 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的生产率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利用。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1.土地用途的确定 土地用途的确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进行设定。 2.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质量性状相对一致的地段。 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评价中,评价单元有三种类型:①以土壤类型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