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教《孔子游春》的缘由及思考
江苏省句容市教师进修学校 巫新秋
邮编:212400 联系电话:0511-2793205
一、执教《孔子游春》的缘由
包罗宏富的孔子思想,尽管其中夹杂着不少的糟粕和消极的东西,然而,它确确实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最重要最巨大的作用,乃至今日,还仍然在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地发生着作用。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被称为“文明古国”,多与孔子的思想分不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也多与孔子的思想相联系。中华民族宽厚宏廓的伟大气派和扶颠持危、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道德风范,以及今天我们所论及的“八荣八耻”,可以说很多是渊源于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思想,不光对中国,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永恒的意义。孔子思想还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对这些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思想的一个因素。
因为要寻“根”,因为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敬重,我读起了《论语》。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我切合实际,把《论语》中跟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的有用的语录整理出来,进行分类,并于2006年2月17日向全校教师作了《聆听孔子》的专题汇报。该专题汇报得到江苏省教科院中文系专门从事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研究二十余年的姚曼波教授的充分肯定。姚教授在指出该项研究成果选材精,方法科学,理解深刻、准确,条理清楚外,首先指出的是“选题有意义”。她说,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还没有哪一位老师把《论语》作为一个专题这样的进行归类与研究的。
于是,我想通过这个支点,引导身边的人去读《论语》,尤其是想引导小学生去诵读《论语》中关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关于学习等浅显而又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联的一些经典片段。一堂《聆听孔子》的经典诵读课在心中酝酿成熟。但“江苏省第二届‘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观摩暨学术报告”要求一定要在教科书中选课文,不许自带内容。这样,《孔子游春》就成了我的首选。
当首次看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上《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的题目时,我怦然心动,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由题目知道这是写孔子的文章。于是迫不急待地读完这篇课文。给我最初的印象是,这篇课文是用适合儿童的叙事的叙述方式和规范的现代汉语向我们的孩子传递了孔子“仁”的思想。从行文中能看到《论语·先进第十一》第26章和《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6章的影子。
《论语·先进第十一》第26章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6章如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但《孔子游春》中孔子关于水的论述在《论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语录,只有《孟子·离娄下》中提到孔子屡次称赞水,而孔子回答子贡关于为什么“君子见大水必观焉”问题的记载见《韩诗外传》和《孔子家语》等书。
我就带着这样的知识背景与一种情感的冲动,走进了教材,走进了课堂。教师的目光有多远,在课堂里就会走多远。我开始没看教参,主要从思想家的角度把握了孔子“仁”的思想,从教育家的角度感受了孔子生态式教育方式的美好、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温暖、循循善诱及因材施教等教育的智慧,明了了“乐”在教育中的作用等。这样的教材处理,遭到了一线教师的猛烈抨击。后来,我阅读了教参,教参把这篇课文定位在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浓浓的师生情意上。我觉得这样的定位似乎太浅白了一些。于是,我循着课文本来的脉络,先从教育家的角度入手,和学生一道去感受、体悟孔子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然后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向前跨越一步,适度拓展了一些内容,点出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即“爱人”),再回过头来告诉学生,孔子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及对弟子的关爱都是“爱人”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片段举例分析
片段一:
师: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孔子老师的课堂。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11-17自然段,我们大家读叙述部分的话,请三位同学分别读孔子、子路、颜回的话。边读边思考:孔子为什么将琴推给颜回?
生:(分角色朗读第11-17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孔子为什么将琴推给颜回?
生:颜回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孔子想听听他是怎么唱的。
师:哦,你是从课文中读出的,很好。还有其他不同的意见吗?
(老师在等待学生的回答,但学生讲不出其他理由。)
师:子路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
生:子路是个富有的人。
师:哦?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从“我愿意把车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