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探讨当代农村家庭教育 蕲春三中 徐 卓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是对农民生活的写照。这句话在新时代的农村已经不适应了。农村现代化在冲击农民,在大变化面前他们茫然。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在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方面的雏型。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现代的农民无论是思想或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了,清闲的时间多了。但是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他们处在现代新型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交汇期,教育方式也显得迷茫。他们比城里的父母更殷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黄土地,“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青少年出现的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密切相关。生活似乎在与农村的家长们开玩笑: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期望值往往成反比。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他们往往不注重教育的方法方式,一味要求成绩至上,高分则优,在错误的引导下,孩子也成了高分低能的学生。 一、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 农村在改革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专业化使得广大农民能有一季的空闲;商品化使得他们手中有了钱。有钱之后的农民就要给上学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学校和学习环境。 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农民离开故土走上了打工路,而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交给爷爷奶奶,老一辈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而忽视了对于孙子孙女的教育。如一个5岁的孩子问爷爷奶奶: “人为什么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一只嘴?”他的奶奶摸摸孙子的头说:“孩子你没病吧?人就是这样,这样有问题吗?”听到这样的回答,教育家们会怎么想? 同样一个问题,受过教育的年轻的父母回答:“人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就是告诉我们听话要两面听,看东西要两面看,这样才能听得全面、看得全面。一个嘴巴是叫人讲话不要两面派,因为嘴巴很忙,又要忙吃,又要忙说,可能还要忙哭,所以要少哭,话也要少说,说了就要算数。”显然这是两代人不同处理孩子提出问题的解答内容。 多数农村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调查显示,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户只占26%的家庭。建议这样的家庭,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承担起自己育儿的责任。明白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和教育的人。再忙,打一个电话时间还是有的。让孩子听到父母的声音,让孩子感觉到是为了给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才远离他,居住在农村。让孩子从小明白“父母不容易”,让他懂得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二、“乖孩子”不乖的原因 2008年11月中旬我班叶正同学大周放假后没有按时返校,当晚我打电话他家,是他爷爷接的,说孩子上学了,可是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到班,8点半他爷爷也来学校了,这是我第一次与叶正家长下面沟通:他爷爷65岁,他母亲去世多年,家里就三位男丁,他父亲在外打工。通过调查,叶正同学说晚上在网吧通宵上网了,我发现眼圈乌黑乌黑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他爷爷说:“我孙子很乘,怎么这样呢?叶正以前成绩都很好,他父亲对他要求很严,连打麻将都不让他看,让他做作业,指望他光宗耀祖啊。” 孩子从小管的很紧。假日里、晚上,父母亲在家里边玩麻将,边看着他写作业,看书。按他自己的话说:“听着哗啦的麻将声,看着他父亲赢钱后哈哈的大笑声,他那心思早跑道九霄云外去了。但是他不敢偷看,如果被他父亲发现,是一顿大吼,那时他就吓的哆嗦。 刚两个月,成绩为什么会退步这么大呀?惊呆的老人他反复地问:这是为什么?家长你可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家长的作风和理念已经在他的潜意识里扎了根。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孩子潜意识效仿意识强,还有叛逆心理。 家长简单的教育,缺乏心理教育、致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怯懦、孤僻的性格,有的甚至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一份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产生心理失衡,所以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而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更高。要孩子们做到的,家长先要作好表率作用,自己在打麻将,让孩子在麻将声、喜笑声中做作业,他们怎么想?要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才是头等大事。 三、农村的孩子普遍存在厌学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现在的孩子过着无忧的生活,学习毫无动力,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