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抒情方式。 2、辨析“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 3、总结抒情方式类诗歌答题要点并解题。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间接抒情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因景而生情,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我来说说: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 端居①??? 李商隐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手法,(指出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描述景物)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分析情感) 间接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 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上的特点。 * * * *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时所运用的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蕴更含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二是表现手法;三是修辞手法;四是篇章结构。 【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或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分析。 ⑵请从动、静(或其他)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⑶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或: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⑷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试做简要分析 ⑸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指向明确) 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抒 情手法 鉴赏篇章结构 鉴赏描写手法 难: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提问笼统,指向不具体) 【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 先考虑修辞; 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写景诗的特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 最后篇章结构。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