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中华文化 例1 [2012·绥化] (多选)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已经建立了347所孔子学院和460个孔子学堂,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全球品牌,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已达4000万。上述现象表明 ( ) A.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CD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增多、海外学习汉语热的现象一方面表明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和影响,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A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B中华文化的地位、C中华文化的特点、D中华文化的影响都是正确的。 要点探究 例2 【文化瑰宝】 [2012·鸡西] 2012年秋季,国家将正式启用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书法进课堂的认识。 (2)除书法外,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 (3)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解答本题第(1)问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谈认识”可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来答。第(2)问答出除书法外的任意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即可。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传承”“学习”“宣传”“丰富和发展”等角度来答出青少年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要点探究 [答案] (1)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⑥有利于陶冶学生性情。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国画、京剧、中医、中华武术、剪纸、唐诗宋词、古筝等。(答出任意一项优秀传统文化即可) (3)①保护本民族文化。②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④认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⑤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⑥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等。 ? 探究点二 中华传统美德 要点探究 例3 [2012·衡阳] 某班准备召开关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你认为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有 ( ) ①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②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③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解答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即首先要弄清题目所给句子的意思,再根据题目的规定性进行选择。“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相互之间一直不联系,不交流沟通;“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意思是要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容别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即普通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意思是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可见,①中的句子没有蕴含中华传统美德;②③④中的句子蕴含了中华传统美德,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故本题选B。 ? 探究点三 弘扬民族精神 要点探究 例4 [2012·咸宁]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2)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要点探究 [应对策略] 本题考查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其中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