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 “大邑商”。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 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 幕。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 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 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 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 《史记•殷本纪》o 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 中的疑问。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 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 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 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 “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 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 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 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 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 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巳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 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巳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 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 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 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 施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 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 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 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 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 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 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 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 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 “复殷礼”。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 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 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 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 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 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 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 (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 一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 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究的贡献》,原载201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中被称为 “大邑商”的殷墟,被废弃3000多年后,由董作宾拉开持 续发掘的序幕。 B. 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 《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 并无过多描述。 C. 1936年临近年末偶然发掘的1.7万片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 的证据。 D. 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是商王朝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铁证,孔子因此不 主张“复殷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