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分级管理制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1. 目的 井下作业环境必须建立在稳固的顶板之下, 而顶板岩石性质的差 异又很大,因此,为了保证井下作业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冒顶事故, 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井下掘进与回采作业过程中的顶板安全管理 工作。 3. 术语 顶板:分巷道顶板和采场顶板两种。 巷道顶板是指由巷道墙面支 撑并在两墙面之间的上部岩石或矿石的总称, 通常有三心拱, 半圆拱 等形状; 4. 主要职责 4.1 地测部负责将顶板按岩石软硬程度不同进行分级,组织人员 编写相关管理制度。 4.2 安全监督管理处(以下称安全监督处)负责监督顶板分级管 理制度的实施。 4.3 工区安全员、安全监察员、工程技术人员、找顶工、支护工 等井下作业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并严格执行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5 工作内容及程序 5.1 顶板的分级 5.1.1 按岩石稳固性对顶板进行分级 1)(Ⅰ级)开挖后稳固、无坍塌或经撬检后无大块围岩。 特征有: 单一岩性,均质块状;风化不明显;节理不发育。 2 )(Ⅱ级)开挖后围岩脱落或经检撬法难以处理。特征有:岩体 构造呈块状;节理不发育, 但有较大裂隙;受地压或震动后出现各种 结构的危岩块。 3 )(Ⅲ级)开挖后较稳固;长时间会出现危害脱落或局部倒塌; 受爆破影响有危险脱离。特性有:岩体构造呈块状且破碎;一般风化 不明显;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 4 )(Ⅳ级)开挖后极易倒塌,有时突然脱落或一层一层脱落。特 性有:岩体呈碎石状压碎构造;岩性复杂多样,构造发育;层节理发 育,裂隙中有泥岩;各种软弱的蚀变岩浆岩;严重风化带。 5.1.2 按顶板岩性的强度大小和冒落难易, 对矿体顶板进行分级; 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岩性复杂多样,主要有黄斑岩、泥质灰 岩、裂隙发育的变质岩以及严重风化带,顶板易冒落。 2 )中等冒落的顶板,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闪长岩及风化闪长 岩,冒落后上部坚硬顶层呈悬空状态,随着悬空面积增大,产生初次 来压,以及随后的周期来压,威胁顶层的稳固性。 3 )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岩性为中等强度的灰岩和矽卡岩,不随 岩柱和邦壁垮落,但采空区悬空时间长,压力大,周期来压明显,需 加强监测。 4 )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岩性为厚度大、整体性好的灰岩和坚 硬的矽卡岩,这些顶板悬空时间长,面积大,平时来压小,突然来压 大,可造成压垮工作面的严重冒顶事故。 5.2 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5.2.1 巷道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1)对于Ⅰ级岩体顶板,一般无需任何支护。 2 )对于Ⅱ级岩体顶板,一般采用锚杆支护或支持支护。 3 )对于Ⅲ级岩体顶板, 一般采用方式有三: 临时支护跟上推进, 不准空顶;用锚网永久支护;当冒落高度超过 1.5 米时,架棚支护。 5.2.2 矿体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1)对于易冒落的松软顶板,由于其顶板支得住,放得下,比较 稳定,因此易于管理,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来压和冒顶事故。 2 )对于中等冒落的顶板,由于其随着悬空面积增大,产生初次 来压,以及随后的周期来压,威胁顶层的稳固性,因此要加强监测, 掌握初次来压和周期性来压步距和规律,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 )对于难冒落的坚硬顶板, 由于其采空区悬空时间长, 压力大, 周期来压明显,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对于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由于这些顶板悬空时间长,面积 大,平时来压小,突然来压大,造成的危害大,因此,为避免事故, 常需充填接顶或封闭处理。 5.3 采场顶板管理 5.3.1 矿区每天由安全员对采场顶板、 邦壁等部位进行一次检查, 并及时进行专项检查与隐患整改; 做好季节性的顶板管理, 发现顶板 有异常,如突然渗水、有响声、裂缝等应立即停止作业,会同有关工 程技术人员分析并查明原因,排除隐患后方可继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