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亟待摆脱三缺困境
《中国青年报》 [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
据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河北省张北县一位“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道,“上小学是奶奶抚养,上初中是姨家抚养,只有到银行领取父母寄来的学费、生活费时,才能感到父母的存在。” 近年来,近千万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三缺”状态。 四大问题困扰“留守儿童”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人,因为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原因,大部分进城农民工让其子女留守农村。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全国16岁以下“留守儿童”已有1000万人。 在北京朝阳区打工的四川农民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他说:“有个老乡在北京西坝河卖菜,他的两个孩子都留给爷爷、奶奶带。两个老人为两个儿子带了5个孩子,根本照看不过来。去年夏天,一个6岁的孙子跑到河边玩水,掉到河里淹死了。奶奶觉得对不起儿孙,也跳河自杀了。”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留守儿童”课题组负责人吕绍青说,近年来,我们在北京、河北等地调查了150个“留守儿童”个案,发现这一群体普遍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家务负担加重;二是学业隐忧增多;三是性格孤僻、自闭、自卑者多,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四是安全隐忧增加,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有关专家大声疾呼,决不能让农民工群体出现“富了一代人,垮了下一代”的现象。 “留守儿童”问题挑战农村义务教育 河北省张北县白庙滩小学教师蔡淑芳对记者说:因为父母关爱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宣泄方式呈两极分化,有的孩子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律性强。但更多的孩子容易养成抽烟、喝酒、泡网吧等不良习气,对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一些农村学校反映,部分“留守儿童”完不成义务教育即辍学。农业部课题组在河北一所农村学校调研时发现,该校有243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其中参加升高中考试的为76人,只有4人被录取,没有一个是“留守儿童”。一些学校还反映,“留守儿童”中留级生比例不断增加。 有关专家建议,农村学校应尽快作出适应性调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二是开设生活指导课,增加人格教育、性格教育内容;三是放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条件,使寄宿学校变成更多“留守儿童”暂时的“家”。 让“三缺”孩子早日结束“留守”生活 农业部相关课题组认为,“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还在城市。吕绍青说,改善流动农民在城市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别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业部课题组调查表明,许多城市学校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落实过程中明显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一些公办学校表面上门槛降低了,但暗中收取高额赞助费、借读费仍是“公开的秘密”。 北京行知学校校长黄鹤等专家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当务之急是监督落实有关政策,同时改革与户籍制度挂钩的高考制度。长效措施则是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只有这样,身陷“三缺”困境的孩子,才能早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