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送》教学设计
吴江市盛泽中学
黄军
教学目标: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文章中“我”的几次“目送”;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及哲理。
一、导入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 人走”。这是曾以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而蜚声海峡两岸的台湾女 作家龙应台的名言,而作者的这种感慨在《目送》这篇文章中深有体现。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这一篇散文。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出有感触的句子或是有困 惑的地方。
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文章第 9 自然段和第 16 自然段蕴含哲理,耐人寻味,并且文字完全相同, 学生的初步感知一般会集中在这两段。
3.请同学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反复出现的段落,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第 9 自然段和第 16 自然段真是完全一样吗?
明确:文字完全相同,但目送的人的身份、目送的对象、过程、情感等却 有不同的地方。第 9 自然段是作为母亲的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产生的感触,第 16 自然段主要是作为女儿的我目送父亲渐行渐远得出的结论。
三、深入文本
(一)、品读文章 1-9 自然段目送儿子部分。
1.本文写了几次目送儿子?
明确:
我在维多利亚校门口目送华安上小学;
我在机场检票门口目送华安去美国读中学;
我在楼上窗口目送华安坐公交上大学。
2.作者所说的儿子的“渐行渐远”体现在哪里?
(1)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 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从“不断的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读出了华 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对母亲是十分依赖与依恋的。)
(2)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 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 受母亲的深情。
(从“照例拥抱”照例这个词,“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这个比喻,可 以看出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华安对于母亲的深情并没有任何回应,已经是很明显 的在勉强忍受、敷衍母亲的深情。)
(3)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 倏忽不见。
(从“闪”和“倏尔不见”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华安在过海关时候的动作之 快,对于母亲没有任何留恋,更谈不上依赖,这个时候的华安已经与母亲有所 疏离。)
(4)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 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从“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也戴上耳机,”可以看出上大学时的 华安,已经长大独立,有自己独立的内心世界,与母亲形同陌路。)
明确:
小学:不断回头(依赖)
中学:一次也不回头(厌烦、敷衍)
大学:形同陌路(抵触)
3. 面对儿子对“我”我态度的变化,作为母亲的“我”是一种什么感受?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示例:
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 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不舍)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 有。(无奈、失落)
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 邮筒。(失望、落寞、凄凉)
4.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九节,并思考:面对儿子的渐行渐远的身影,作者 有了怎样的感悟?她是怎样走出这个情感困局的呢?
明确:面对儿子的渐行渐远,作者采取的做法是“不必追”。儿子的成长 独立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作者对儿子不忍放手,儿子的疏离让作者失落、 伤感、落寞,但为了儿子的自主独立,真正长大成人,作者自己默默地忍受着 落寞,给儿子更多的是理解、信任和尊重,而这,也正是一位母亲睿智与伟大 的地方。
(二)、品读文章 10-16 自然段目送父亲部分。
师范读第十节,“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文章接下来还 写到另一个背影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另一个背影的故事。
请同学朗读第 11 到 15 自然段,并指出作者所说的父亲的“渐行渐远” 体现在哪里?
教书报道的第一天 (年老)
轮椅的背影 (病重)
火葬场的炉门前 (死亡)
3.为什么父亲的渐渐远去的背影也使作者觉得落寞呢?
“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爸爸的道歉,作者的愧疚。)
“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火葬场的炉门前”
(父亲的衰老死亡,作者无法左右,所以落寞伤感。)
4.作者在面对父亲逐渐离去的背影之后,仍然写出这样的文字,所表达的 仅仅是落寞与感伤、悲痛之情?
明确:面对父亲的渐行渐远,作者采取的做法同样是“不必追”,一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6年中国生物活性肽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十四五”规划战略分析报告.docx VIP
- [DRM数字调幅广播技术及在DX发射机进行DRM试验的探讨]无线电调幅广播发 .pdf VIP
- 水果店的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2016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解题技巧.pptx VIP
- 三菱变频器使用手册-FR-E540 中文版.pdf VIP
- 电梯井道验收移交单 .pdf VIP
- 2-亲属关系x完整版之罗.pptx
- 2025年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第2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荣威ei6汽车操作说明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