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
出现在《 周 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
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
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
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有以下几种传统习俗: 1、赏月
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
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
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
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 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2、吃月饼
1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
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
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 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3、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2
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4、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
游戏。如《 中 华 全 国 风 俗 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
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
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
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 潮 州
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
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
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
刘 永 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 晋 江 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3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
灯笼身上写的 谜 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
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 灯 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 恋的形式。
6、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 元 宵 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
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 武 林 旧 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
4
‘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
在南方。如 佛 山 秋 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
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7、吃南瓜
江南农村许多地方都有八月半吃 南 瓜 糯 米 饭的风俗。相传很久
以前,南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姑娘黄花。八月十五那天,她在山上
的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野果,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因连年灾
荒而卧病在床的二老吃了这香喷喷、甜滋滋野果后,病体竟渐渐地
好了。因此瓜是从南山采来的,后来人们就称其为南瓜,到了中秋 总要以各种烹饪方法尝尝它。
5
8、舞火龙
舞火龙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代表地是广州市白云区 石 马 村、清湖村、平沙村、夏茅村、大朗村、
江村村。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
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
舞舞动。现代以藤草、榕树叶等制成,一般龙头约 50 公斤。传说龙
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 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6
9、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
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
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
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 空前绝后的巅峰。
7
10、祭月
中 秋 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
和衍生。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礼 记》中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 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