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兴市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ocVIP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敏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4月中下旬,我们组成工作专班,先后深入到10多个乡镇场和文体局、广电局、教育局等市直相关单位,采取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就全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推进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工业强市、全民创业、接轨武汉、外向带动和文化兴市”五大战略,在今年召开的全市党务工作会上,文化再次被提升到兴市惠民、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战略高度。那么,汉川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县级城市,文化兴市究竟具备哪些基础和条件?通过调查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川市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基础,而且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汉川文化兴市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可以说,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基础具备,条件成熟,开局良好。 (一)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 汉川素有“鱼米之乡”、“江汉明珠”的美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沉淀,使汉川孕育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 一是悠久的历史遗存资源。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汉川境内广为存在,现有仙女山霍城遗址,南河乌龟山、龙门山、蔡家坡遗址,垌冢环壕聚落遗址、田二河神灵台以及明清八景等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境内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盉,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上面的图案被定为汉川市市徽。境内许多地名与三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近几年,还有中洲赤壁之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二是优秀的凡人和名家资源。汉川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有楚国贤相令尹子文,传奇的才智凡人何三麻子、柳丙元,《汉水全图》绘制者田宗汉,“天下第七,湖北第一”的才子黄良辉,“汉川起义”的辛亥杰出人士梁钟汉,光照史册的王平章。当代文艺名家有胡沙、宋扬等。 三是丰富的水文化资源。汉川是典型的平原湖区,水资源丰富。刁汊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养殖基地。以水乡为背景的汉川民歌、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声名远播,经久不衰。另外, “二河三蒸”、“湖水煮湖鱼”、“一锅熬”等水乡风味的饮食文化,展示了湖乡人的聪慧与质朴和水乡文化的深邃内涵。 四是灿烂的文学艺术资源。受楚文化深远的影响,汉川湖乡楚风盛行。其中,汉川善书、楹联和乡土诗词最令人注目。汉川善书与黄陂花鼓、阳逻高跷被誉为“湖北三盛”,是湖北大鼓的前身,目前是全国现有仅存的善书曲种。汉川楹联历史悠久,历史上有黄良辉等楹联大家,后经几代人传承,如今更为发扬光大。当代乡土诗词的创作与兴起则以我市著名的“乡土诗人”王老黑为领军人物,他生前收集、创编了大量的水乡民谣、诗歌、散文、曲艺和音乐作品,部分作品已结集出版。 (二)现有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历届县(市)委、政府的关心与重视下,汉川的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以来,政府的投入逐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逐渐增强,全市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地方文化品牌成功打造。我市高度重视汉川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打造湖乡文化品牌上取得一定成效。汉川善书的保护和挖掘力度进一步加大,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从2006年开始市政府下拨专项经费,同时争取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保护资金,培养善书说唱艺人,修缮善书馆所,使这门古老的说唱艺术再放异彩。汉川善书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曲种,我市老艺人徐忠德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汉川民歌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卓有成效,汉川首届民歌大奖赛成功举办,《汉川民歌集》正式出版发行,经典民歌在学校和群众中推广传唱。汉川楹联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14个乡镇相继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分会,诗词楹联协会会员达800多人。在仙女山公园建起了对联文化景园,成功举办了汉川善书国际研讨会、中国楹联(汉川)论坛暨湖北省花朝联会、中国楹联(汉川)论坛峰会暨第一届黄良辉文化研讨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善书之乡”和“楹联之乡”、 “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涌现出了里潭民歌之乡、田二河楹联之镇、马口陶瓷之乡等一批特色文化乡镇。 2、四级文化网络已经形成。建立了以市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和文化广播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村文化室为基础,以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目前,我市有市直二级文体单位11个。通过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已在马口、田二河、分水、新堰等乡镇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沉湖、刘隔、韩集等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正在建设中。2008年,市政府投资800余万元维修改造了市体育馆、影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