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语文 人民教育 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16 《紫藤萝瀑布》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18《短文两篇》 《蝉》 教学设计 《贝壳》教学设计 19《在山的那边》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20《虽有嘉肴》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写作 《 突出中心》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19 在山的那边 初读诗歌,扫清障碍 痴想(chī xi?ng):很投入,很入迷,很忘 情地想。 隐秘(y?n mì): 隐蔽,不外露。 凝成(níng chéng):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 体变成固体。 诱惑(yòu huò): 文中作吸引、招引。 喧腾(xuān téng):喧闹沸腾。文中指大海的 汹涌澎湃。 一瞬间(yí shùn jiān):一眨眼之间。 “山”和“海”有怎样的含义? 自由朗读 把握内容 重重艰难险阻难 象征 象征 理想 山 海 资料助读 《在山的那边》是我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世界对于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饱着这一切的无言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请你以品茶的心态来读诗,看看哪个词语能嚼出味道来? 圈点勾画,嚼出味道 用心品读,读出情感 温馨提示:作者的感情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要在朗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生,读出自己对作品、对生活的理解。 熟读成诵,感悟哲理 在不停地 ……后 在一次次地 …… 之后 你终会攀上……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 …… 是一个 …… 在一瞬间 …… 作者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资料助读 王家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195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就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 诗歌主旨 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思考自己的“山”和“海”? 三思后行,学以致用 作业设计: 1.反复朗读,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以“我终于见到了 ”,为题写一段200字的文字。(横线处可以填写某种事物,如大海、雪山、大漠等;也可以填写具体的人,如你的偶像、某个神秘人物等。)要注意写出你对见到他或它的渴望和追寻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见到后激动的心情。 3.课下阅读《告别》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