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 目
现 代 分 子 生 物 学 课 程 论 文
基因敲除技术
班
姓
成
别
名
绩
生物技术 10-2 学号 10114040220 陈嘉杰
[1
[1]
[2]
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要摘 基因敲除是自 80 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 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此后经历了近 20 年的推广和应用,直到 2007 年 10 月 8 日,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因为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基因金 星定向修饰原理方面的系列发现分享了 200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技术从 此得到关注和肯定,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作 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 基因敲除、RNAi、生物模型、同源重组
前言
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该技术通过外源 DNA 与染色体 DNA 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 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制,具有转移性强、染色体 DNA 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 点。应用 DNA 同源重组技术将灭活的基因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以取代目的基因,再筛选出已靶向灭活的细胞,微注射入小鼠囊胚。该 细胞参与胚胎发育形成嵌合型小鼠,再进一步传代培育可得到纯合基因敲除小鼠。基因敲 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使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新基因的功能得到阐明,使现代生物学及医学 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述起源于 80 年代末期的基因敲除技术为第一代技术,属 完全性基因敲除,不具备时间和区域特异性。关于第二代区域和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技术 的研究始于 1993 年。Tsien 等 于 1996 年在《Cell》首先报道了第一个脑区特异性的基 因敲除动物,被誉为条件性基因敲除研究的里程碑。该技术以 Cre/LoxP 系统为基础,Cre 在哪种组织细胞中表达,基因敲除就发生在哪种组织细胞中。2000 年 Shimizu 等 于 《Science》报道了以时间可调性和区域特异性为标志的第三代基因敲除技术,其同样以 Cre/LoxP 系统为基础,利用四环素等诱导 Cre 的表达。该技术使目的基因的敲除在时间上 可人为控制,避免了死胎或动物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等现象的出现。 2004 年该实验室 Cui 等又报道了第四代基因工程技术,即可诱导的区域性蛋白质敲除技术,用这一技术构建的 模式动物可在几分钟内反转性地激活或敲除特定蛋白质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前三代基 因敲除技术对蛋白质代谢速度的内在依赖性,达到空前的时间精度,成为目前功能基因组 和功能蛋白质组研究最先进的工具之一。
1. 基因敲除技术简介
基因敲除是自 80 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 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 DNA 同源重组原 理,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 发展,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比较成功的有基因的插入突变和 iRNA,它们同样可以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2.实现基因敲除的多种原理和方法:
2.1.1 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是 80 年代后半期应用 DNA 同源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80 年代初,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1985 年,首次证实的哺
[1][2][4][5,6]
[1]
[2]
[4]
[5,6]
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的存在奠定了基因敲除的理论基础。到 1987 年,Thompsson 首次 建立了完整的 ES 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 。直到现在,运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 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
2.1.2 条件性基因敲除法
条件性基因敲除法可定义为将某个基因的修饰限制于小鼠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胞或发育的某 一特定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基因敲除方法 。它实际上是在常规的基因敲除的基础上,利用 重组酶 Cre 介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在对小鼠基因修饰的时空范围上设置一个可调控 的“按钮”,从而使对小鼠基因组的修饰的范围和时间处于一种可控状态
2.1.2.1 条件性敲除的原理
利用 Cre/LoxP 和来自酵母的 FLP—frt 系统可以研究特定组织器官或特定细胞中靶基因 灭活所导致的表型 。通过常规基因打靶在基因组的靶位点上装上两个同向排列的 1oxP, 并以此两侧装接上 loxP 的(“loxP floxed”)ES 细胞产生“loxPfloxed”小鼠,然后,通过将 “loxP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