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VIP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校内公开课 校内公开课 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单 位:怀远县魏郢中学 授课人: 常先强 时 间: 2008年12月10日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就内容而言,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览物之情”;议论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然而是通过着力景物描写来引发议论,突出主题的。就语言形式而言,大抵是用散文记、叙,以骈句描写,骈散兼行,显得与一般古文不同,因而被当时古文家尹洙评为“传奇体”。 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鉴赏文章的立意美 三、学习古人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鉴赏文章的立意美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后搜集有关范仲淹政绩的材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再次体会《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坐落在江苏吴县太平山下的范式山庄,其正殿中央有一尊铜像,铜像上方有一匾额,书曰“济世良相”。此人出则为将,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这个人就是——范仲淹。他的业绩不为一般人所知晓,但他有句名言却广为传诵,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就是就是出自我们刚课文《岳阳楼记》。 昨天我们一起学了课文,对文中的字、词、句已作了疏通,同时,对作为文学家的范仲淹在语言上的功底也窥知一二。如文章多次采用一些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读来整齐匀称的句子,即修辞上认为是对偶,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下面我说前一句,你们一起来说下一句。如“衔远山——”(生答)“吞长江”,“浩浩荡荡——”,(生答)“横无际涯”…… 不同文体语言比较 (由岳阳楼图片引出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引导学生注意说明性文体与课文散文式文体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岳阳楼记》确实写得很美,值得一学;岳阳楼本身也值得一看。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被并成为江南三大名楼,虽说我们暂时没有机会目睹,但现代科技却能让我们不必远行就能一饱眼福。不过需要你们动动脑筋自己来给他们对对号。 (多媒体展示江南三大名楼图片,但不出示名称。) (生七嘴八舌猜。只肯定了黄鹤楼,因为图中有黄鹤。) 其实如若有一段文字描写能抓住岳阳楼的特征,一对照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判别出来。如下面这段文字(多媒体出示): 岳阳楼分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底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量,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有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如果说刚看到的图片是自然界的岳阳楼,那么着这段文字其实就是科学家眼里的岳阳楼了,而我们所学的《岳阳楼》则是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仔细揣摩,看看二者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明确:说明性文字注重建筑本身,以条理清楚的文字对岳阳楼进行科学的“解剖”,使读者可以借助文字以想象其“形”;散文文学视野更广阔,从深度上讲对岳阳楼的认识可能略少一些,但广度却过之,将岳阳楼放在天地的大背景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使读者可以借助文字以想象其“神”。 三、同文体构思比较 (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认识文学家笔下的岳阳楼,体会课文的结构美。) 当代作家王曾祺说岳阳楼乃唐代张说所建,可见建者无名,其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也曾登临岳阳楼,并赋诗《登岳阳楼》(多媒体出示):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不过这首诗远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声远扬。原因何在呢?请同学们就二者从形式、表达方式、结构上比较异同。 明确:形式——一文一诗。 结构——大体相同,即先简略叙事,接着写景,再抒情议论。 思想境界——大体相同,即与民同乐。 表达方式——诗限于篇幅,对事物的描写比较简略,感情的蓄势相对不足,文则大肆渲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易于被读者接受。 拓展延伸 (交流范仲淹的政绩或谈谈对“与民同忧乐”的看法,进而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课文的立意美。) 课文中,作者将古人仁与迁客骚人的心情对比,抒发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宽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交流你所知道的或搜集到的范仲淹政绩。 (多媒体出示范仲淹的政绩,如范公堤等图片及置义田、设义庄等文字。) 自主欣赏阅读 请同学们课下找到汪曾祺《岳阳楼记》,将其与课文自主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

风平浪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