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答案1、2、4.pdf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答案1、2、4.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 1 答案 一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 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 、《大宋宣 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 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拟 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其代表 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和《二刻拍案惊奇》 (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 ,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 佚名的《石点头》 《醉醒石》等。 二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对于女性的钳制特别严酷。 妇女不仅在经济社会生活中 , 而且在爱情婚姻上 , 对男子都处于人 身依附地位。 她们人生价值的寄托和实现 , 大多维系在婚姻的遭际一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和丈夫的态度这种极为偶然的机遇上。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 就不能不在女性心灵上形成对爱情的专注、 执着而又惘然无主的悲剧感 ,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心 理积淀 , 在封建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凝固、加强 , 演出了许多美的心灵、美的精神被毁灭的悲剧。 这种情况的 改变 , 期待着新的社会变动的契机。 马克思说 :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①在爱情婚姻领域 中, 解放的标志便是妇女从“物”的依附上升到“人的世界” , 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非人关系转变为情感和人格相互对等和 尊重的“人的关系”。 这种解放 , 当然不是人的观念、 不是某些人的善良愿望所促成的 , 它首先是社会结构变迁、 思想观念更 新的结果。用这样的观点去考察话本、拟话本小说的人物 , 可以明晰地感受到市民的社会实践己经开始显出解放的力量 三、从汉魏六朝到唐朝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缺少艺术性,但已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两大主题: 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描写鬼神怪异的小说)和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描写人物的 逸闻琐事的小说,也称轶事小说) 。 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 使其脱离历史记载或说神论鬼而成为着眼世俗生活的文艺创作。 唐代小 说为志怪小说的变异,虽也是依传说而作,有猎奇之意,但“施之藻绘”,“扩其波澜”,“篇幅曼长”,“记叙委曲”, “实唐代特绝之作也”,被称为“传奇文”。唐代传奇小说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传奇小说到宋代逐渐衰落,平话取而代之。“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 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这些白话小说由说书人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并形成了文字形式的“话本”。在宋以前, 中国小说多为文言短篇, 宋代话本的出现使白话长篇小说也跻身主流。 中国小说发展史自此呈现出文言和白话交相辉映的态 势。 宋代的话本经过后世文人加工变成了后来的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至元代和明代发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 《三国演义》、 《水浒传》和《西游记》 。话本小说带有说书人的语言风格,以描绘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见长,所以深受 欢迎,流传甚广。 同时,宋代文言短篇小说进一步发展,分化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这是唐传奇文的余绪;二是志怪体,这是志怪小说的 延续;三是笔记体,这是志人小说的演化。 明代小说承袭了宋代小说的题材和形式,也延续了志怪、志人的脉络。明初,历史题材的神异小说、英贤小说、武侠小说盛 行,它们是以流传下来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八仙过海”、“封神传”、“杨家将”、“白蛇传” 等故事为蓝本进行加工创作的小说;同时,“人情小说”(或称“世情书”)兴起,描写“悲欢离合及发迹变态之事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