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目的
掌握放线菌的生长特性,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纯 种分离技术,纯种培养技术,以及抗生素检测等。
掌握合成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学习对微生物实验的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
实验材料
药品:可溶性淀粉、
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琼脂、重铬酸 钾
其他:高压蒸汽灭菌锅、扭力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
三角瓶、试管、牛皮纸、硫酸纸、线绳、无菌培养皿、铁锹、小铲、 酒精棉球、镊子、玻璃铅笔。
实验原理
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主要是链霉
菌),其数量仅次于细菌。一般在中性偏碱性、有机质丰富、通气性
好的土壤中含量较多。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物
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
物群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分离放线菌常用
稀释倒平板法。根据放线菌的营养、酸碱度等条件要求,常选用合
成培养基或有机氮培养基。如果培养基成分改变,或土壤预先处理
(120℃热处理 1h),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如加数滴 10%酚等),都可
以使细菌,霉菌出现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淘汰了其它杂菌。再通
过稀释法,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菌落,并可得到纯菌 株。
放线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抑制其他菌种的生长,故可用金黄色葡 萄球菌(G+)和大肠杆菌(G-)作指示菌鉴别放线菌。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采用
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 KNO3 、NaCl 、K2HPO4?3H2O
、MgSO
4
?7H
2
O 作为无机盐,FeSO
4
?7H
2
O 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
供铁离子等组成
1.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
K2HPO4 ?3H2O 0.125g,可溶性淀粉 5g,硝酸钾 0.25,
MgSO4?7H2O0.125g, FeSO4?7H2O 0.025g,氯化钠 0.125g,琼脂 5g,水 250ml。
配制时,先依次加入上述药品(除琼脂外)顺序溶解,加入无菌
水至 250ml,调节 pH=7.4,再加入琼脂不断搅拌震荡至溶化后, 121℃灭菌 20 分钟。
-3、 -4 -5
-3、 -4 -5
-1 -2 -3 -4 -5 -6
-1
-1
-2
-5
将 6 套平皿、12 只试管灭菌。
2.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1.编号,分装:取 6 套无菌平皿,在皿底贴上标签,注明土壤
稀释液的稀释度(10 10 、10 )。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然
后在每皿中倒入已溶化并冷凝至 50℃左右的高氏一号培养基 15~20ml 左右,待冷凝成平板。
另取 5 支盛有 9ml 一只盛有 10ml 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 上,依次标明 10 、10 、10 、10 、10 、10 。
2.稀释倾注分离
称 1g 土样放入 10ml 无菌水试管中振荡 10min,即 10 的土壤 悬液,静置 30s。
用无菌吸管无菌操作取 10 浓度的土壤悬液 1ml 并加入编号 10
-2
的无菌试管中,并吹吸吸管 2~3 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
使其混合均匀。即为 10 浓度的土壤稀释液。依此类推,直到稀释 至 10 的试管中(每个稀释度换 1 支无菌吸管)。
如图
-4
-4 -5 -6
3.倒平板分离培养
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 45℃
左右的高氏培养基约 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
固。(若融化的培养基温度太高,会产生太多的冷凝水,影响观察。 )
用 1ml 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 10 、10 、10 的稀释菌液
1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每一浓度对应两个平板。用
无菌涂布棒(从浓度小液开始)将加入平板培养基上的土壤稀释液 在整个平板表面涂匀,涂完一个平板用酒精灯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培养
接种完毕,将平皿和试管放入 28℃恒温箱培养 7 天,
观察平皿上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菌落。 菌种纯化
1、倒平板
将加热融化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倒平板,并标号。
2、平板划线
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划线,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
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形成单个菌落。常用的划线方法有下列 二种:
图Ⅴ-3 划线分离示意图
⑴分区划线
用接将培养皿底部用姆指和无名指固定成倾斜状态,
在火焰旁将培养皿稍微打开。在此同时,用环状接种针在火焰旁刮
取少许菌苔,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 1 次平行划线 6~7 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