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汽车简要概述
1.1电动汽车的研究意义
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接近10亿辆,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将增加20%,将超过12亿辆。随着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的电动汽车重新获得了生机,电动汽车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200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2009年全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同比增长48.3%;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 ,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有着巨大需求,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快速发展的态势。
但是地球上能源是有限的,尤其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石油成为全球性战略物资。能源紧缺是全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而紧迫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战略问题,关系到全球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曾有一些专家曾经估计,全球能源矿产资源仅够支撑不到100年;而我国的石油只能支持国内消耗30年,煤炭最多能支撑100年。从我国油耗总量来看,继美国之后,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消费年均增长率为6%以上。
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果中国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电动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和以 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技术,到2030年,中国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降低45%。如果电动汽车在2030年占中国全部乘用车的30%,届时中国将节省其石油总需求量的10%。如果到2030年电动汽车能实现30%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以上。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政府做出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的目标即将付诸实施,并将之写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这更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于电动汽车的投入,提高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青岛理工大学2006及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电动汽车概述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尽管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仍在当今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及企业都在加大 电动车辆的研制与开发力度,燃料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21世纪初激烈竞争的焦点,动力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2l世纪汽车业的面貌,这一改变就是在近几年出现的燃料电动汽车。美国的通用福特公司日本的丰田、日产及本田公司,欧洲的奔驰、雪铁龙公司都在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上显示了很强的实力。眼下,电动汽车正迅速从研制试验阶段走向商品生产及应用阶段,但纯电动汽车由于受到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时间的困扰,目前还没有一款非常完善的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6月4日,世界首款电动车, 三菱 MiEV(见图1-1)正式进入量产阶段。2010年,盛大的北京车展上,各大汽车生产商竞相推出新能源汽车,其中既有国外的奔驰推出的smart,也有国产汽车的骄傲,奔腾B50。而各大厂商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视,表明了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方向上的巨大潜力了美好前景。
图1-1
我国“八五”以来电动汽车被正式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对电动汽车的投入显
著增加。我国的汽车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200多家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发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九五”期间,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开发电动汽车项目也列入了国家“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被列入“863”计划12个重大专项之一,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8年新组建了电动汽车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科技部又于2001年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与国外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到2009年,我国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目前,共有48个型号的各类电动汽车获得机动车新产品公告,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企业的插电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市销售的条件。电动汽车在我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除去电池,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基本一致,而中国在传统汽车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使得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清楚地认识到差距的同时,我们应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各国先进经验,力求在电动汽车上有所突破。
1.3面临的问题
由于各国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视,进而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电动汽车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不断新推出的电动汽车(比如三菱MiEV,奇瑞S18等)充分体现了这个领域工程师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骄人成绩。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电池更是不断的出现新的品种,其能源密度和使用寿命等不断的增强,为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汽车,电动汽车依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o_QC-T 568-201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及台架试验方法.docx
-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初三) 化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零碳工厂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供热稽查考试题及答案.docx
-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pptx VIP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地市级).pdf VIP
- 日产贵士V42 维修手册-AV.pdf VIP
- 丰田工具__A3资料的制作技巧(丰田工具_精益工具).ppt VIP
-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初三) 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液压挖掘机检验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