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2018年同步练习卷(4) (1).docVIP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2018年同步练习卷(4) (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3页(共NUMPAGES1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邓稼先》2018年同步练习卷(4) 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槐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鞠躬尽cuì    奠基人    元勋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已”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死而后已”的“已”意思为(  ) A.已经(跟“未”相对) B.后来;过了一会 C.停止 D.太;过 (4)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佩服他、   (仰慕 羡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2)在北京,见到   (阔别 离别)了22年的稼先。 (3)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   (颤动 颤抖)? (4)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   (提议 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3.学习本文《邓稼先》之后,某班开展了“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 (2)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 (3)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为邓稼先写获奖名片和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仿写: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 【获奖名片】    【颁奖词】    (4)王明抄写了这篇文章,但在抄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A】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B】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C】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①【A】句语意不明,应改为:   。 ②【B】句中的“   ”字应加双引号。 ③【C】句成分残缺,请修改:   。 四、课内精读 4.阅读课文《邓稼先》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两段写“我”与邓稼先、奥本海默的关系有何作用? (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4)结合选文说说邓稼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阅读 5.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就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象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yq-2853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