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教学怎样教——探讨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罗田县实验小学 肖丽华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三、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环节。 四、小学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案例与交流。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促进个体持续发展。 1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丰富的情感 深邃的意境 生动形象、含蓄凝炼、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 2 .促进个体持续发展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锐感受力,提升语文素养。 ——审美 ——育德 ——启智 ——审美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具有“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 ——育德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佳作传世,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括很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 ——江泽民 ——启智 丰富语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增长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总目标) 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推荐了70首古诗词。 二、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1、走出两个误区。 2、明确三个重点。 3、突出三个意识。 4、处理四个关系。 1 .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把理解诗意当成教学的全部 误区二: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2 .明确“三项重点” 低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高年级: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诵读: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标 ——积累:加强语言积累,丰富语言储备 ——感受:感受传统文化,感悟诗词意境 诵读和想象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古诗词教学课,应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诗意盎然。 3.突出“三种意识” 人文素养意识: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生主体意识:珍视学习诗词的兴趣 语文本体意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4.处理“四个关系” 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语法、修辞与语感 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1)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学习古诗词要淡化“讲”,强调“悟”。 “讲”易枯燥乏味,“悟”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对诗词内容和意境有所领会、有所感悟即可。 ——名家谈诗词创作与阅读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生动鲜活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爱憎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朱光潜《诗的境界——情趣与意向》 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而诗的语言,常被诗人的主观感情浸染而大大变色,本身的句式结构也受全诗的情绪、气氛冲击而在语法面前常常越轨,再加上诗的外部形式,如音韵、节奏、字数、句数、排列等的特殊规则对语言施加的种种约束,使其诗词的语言更是模糊的模糊。 模糊是读诗词面临的最大现实。“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严羽(南宋诗论家)《沧浪诗话》 怎样“悟”之一 读中“直觉”:不加任何提示、引导,去“意会”。 ——《枫桥夜泊》:自学字词,读通读顺;教师引读,用韵味十足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内容自身的韵味。 ——《长相思》:在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后,让学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强调对文字的直觉思维。 ——《学奕》:学生试读之后,教师用韵味十足的范读将学生迅速引入古典文学的殿堂,让学生有所感悟;同时也激发学生阅读的渴望。 怎样“悟”之二 “熟读成诵” 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法拉伐分油机中文说明Instruction book1.pdf VIP
- 《Java程序设计》教案(思政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共18张PPT).pptx VIP
- AWS B4.0-2016 焊缝机械测试的标准方法(中文版).pdf
- 《绩效与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docx VIP
- 国开电大学习网网络安全技术形考任务答案.pdf VIP
- 成长赛道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500字.pptx VIP
-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及培训考核记录.docx VIP
- GB50641-2010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