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万重山漫想》学案
一.学习目的
1.梳理本文写作思路.
2.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开创精神.
3.体会本文所蕴含的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作者要赞扬的精神。
2.怎样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经历与作者提倡的精神相融合。
三、积累字词:
1、注音:夔( )门: 在奉节县境,扼瞿塘峡,为三峡门户。
耸峙( ) :形容山峰耸立对峙。欹( )侧: 倾斜。
黯( )然失色:阴暗失去了色彩。怯( )弱 胆小软弱。
船篙( ): 用竹竿或杉木条等做成的撑船的工具。
嘁嘁嚓嚓( ) :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啃噬( ):一点点地咬、吞。
摧山坼( )地: 摧塌山脉,裂开大地。坼,裂开。
抟( ):盘旋。端睨( ):事情的头绪。
翎( )毛 :鸟的翅上和尾上的长羽毛。
燧( )上古时候取火的器具,这里指取火的动作。
船舷( )船两侧的边沿。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到。
连绵:(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转瞬即逝:转眼就过去了。神注: 心里向往。惊心动魄:形容使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端睨:仔细看本文指推测事物的始末。睨:看
步履:行走。瞩望:⑴期待;⑵注视。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四、解题:标题:“过万重山漫想”,“过”是线索,
体现空间切换;“漫想”是组材,反映时间链接。
“万重山”指坐船穿行长江三峡经过崇山峻岭。
⑴思考作答:漫想的意思是: 。
(2)漫想的起点在何处? ;终点又在何处? 。 五、作者介绍
刘征,原名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工作。刘征,是他从事文学活动而用的笔名。在诗坛上,他以《三戒》、《老虎耻告示》、《移山逸事》等一系列寓言诗佳作,被推为寓言诗人的头一把交椅。他的杂文针砭时弊、见机而发、把握时代、标明方向,写有《庄周买水》、《复印的运用》、《庄周与鲫鱼》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诗与杂文外,刘先生着力最多的就是语文教育,多年来,在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育的实践指导以及理论前瞻等方面,广泛参与,写下大量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独到见解。
六、课文学习
1、阅读第一部分(1—3)讨论作答:
(1)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答: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 (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有什么特点?
答: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特点:雄伟神奇
2、阅读第二部分(4—9)讨论作答:
⑴作者跳出的“古怪的念头”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⑵由第一个“漫想”又想到了: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他是否真是第一个?。
⑶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的困难有:I:舆论压力 II:简陋工具。III:科学知识。
⑷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对困难时是怎么做的: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微微一笑开动了独木船。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3、阅读第三部分(10—13)讨论作答:
⑴.作者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有联想到“无数个第一个”它们是
I: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II: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III:第一个弯弓射箭的IV: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⑵、作者由无数第一个想到人类向前发展的历史是需要:首创精神的。
⑶、如果我们完成了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我们的后人会怀着崇敬的感情看我们。
4、阅读第四部分(14—15)讨论作答
⑴最后两段,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成功后的喜悦。
⑵从全文看“三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象征着社会发展中的障碍或人生中的困境。
三、作业:写一篇400字短文,谈一谈当你面对自己的人生路上的“三峡”时你怎么办。
《过万重山漫想》练习
一、选择训练
1.下列红色的字形、音无误的一组( )
A.绮丽多彩(qí) 不绝如镂(lǔ)濯濯童山(zhuó)睹物思人(dǔ)
B.两山对峙(zhì)黯(àn)然神伤摧山坼(chè)地 初露端倪(ní)
C.五色斑斓(bán)煞费苦心(shà)令人神望(wǎng) 筚路蓝缕(lán)
D.不事稼穑(qiáng)嘘唏赞叹(xū)瞬隙万变(xī)敝帚自珍(b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瞬即逝 摧山坼地 黯然失色B.不盈不溢 一泄千里 渗淡经营
C.联绵不断 筚路蓝偻 千仞飞瀑D.嘁嘁喳喳 惊心动魄 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