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绝缘子和RTV涂料憎水性测方法及判断专责
J1 通则
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包括伞套材料的憎水性、憎水性迁移特性、憎水性恢复时间、憎水性的丧失与恢复特性。
运行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应结合检修进行。需选择晴好天气测量,若遇雨雾天气,应在雨雾停止4天后测量。
憎水性状态用静态接触角(θ)和憎水性分级(HC)来表示。
J2 试品准备
J2.1试品要求
试品的配方及硫化成型工艺应与按正常工艺生产绝缘子的伞套相同。若绝缘子伞裙与护套的配方及硫化成型工艺不同,则应对伞裙材料及护套材料分别进行试验。
静态接触角法(CA法)采用平板试品,面积为30~50平方厘米,试品厚度3~6mm,试品数量为3个。
喷水分级法(HC法)采用平板或伞裙试品,面积50~100平方厘米,试品数量为5个。
J2.2清洁表面试品预处理
用无水乙醇清洗表面,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燥后置于防尘容器内,在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至少保存24h。
J2.3试品涂污及憎水性迁移
按照DL/T 810附录B中B.2.2、B.2.3条的方法涂污,盐密和灰密分别为0.1mg/cm2、0.5mg/cm2。涂污后的试品置于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的防尘容器内进行憎水性迁移,迁移时间为4天。
J3 测量方法
J3.1静态接触角法(CA法)
静态接触角法即通过直接测量固体表面平衡水珠的静态接触角来反映材料表面憎水性状态的方法。可通过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器、测量显微镜或照相等方法来测量静态接触角θ的大小。
水珠的体积4~7μl左右(即水珠重量4~7mg),每个试品需测5个水珠的静态接触角(3个试品15个测量点的平均值为θav、最小值为θmin)。
J3.2喷水分级法(HC法)
喷水分级法是用憎水性分级来表示固体材料表面憎水性状态的方法。该法将材料表面的憎水性状态分为6级,分别表示为HC1~HC6。HC1级对应憎水性很强的表面,HC6级对应完全亲水性的表面。憎水性分级描述见DL/T 810附录E,典型状况见附图。
对憎水性分级测量和喷水装置的要求如下:
喷水设备喷嘴距试品25cm,每秒喷水1次,共25次,喷水后表面应有水份流下。喷射方向尽可能垂直于试品表面,憎水性分级的HC值的读取应在喷水结束后30s以内完成。试品与水平面呈20°~30°左右倾角。
喷水设备可用喷壶,每次喷水量为0.7~1ml;喷射角为50°~70°。喷射角可采用在距喷嘴25cm远处立一张报纸。喷射方向垂直于报纸,喷水10~15次,形成的湿斑直径为25~35cm的方法进行校正。
J4 判断准则
J4.1憎水性
按J3规定的测量方法,测量试品表面的静态接触角θ及憎水性分级HC值。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材料应满足:
静态接触角θav≥100°、θmin≥90°;
对于出厂绝缘子一般应为HC1~HC2级,且HC3级的试品不多于1个。
J4.2憎水性的丧失特性
在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将5片清洁试品置于盛有水的容器中浸泡96h,水应保证试品被完全浸泡。试品要求见J.2。
将试品取出后,甩掉表面的水珠,用滤纸吸干残余水分。然后任选3个试品,测量其静态接触角θ值及HC值,其余两个试品仅测HC值。每个试品的测量过程在10min内完成,试品应满足:
静态接触角θav≥90°、θmin≥85°;
对于出厂绝缘子一般应为HC3~HC4级,且HC5级的试品不多于1个。
J4.3憎水性的迁移特性
从5个按J2.3规定的方法涂污并憎水性迁移4天后的试品中任选3个,顺序测量其静态接触角θ值及HC值,其余两个仅测量HC值。试品应满足:
静态接触角θav≥110°、θmin≥100°;
对于出厂绝缘子一般应为HC3~HC4级,且HC5~HC6级的试品不多于1个。
J4.4憎水性恢复时间
完成J4.1测量后,从水中取出试品,测量憎水性恢复至J4.1条憎水性分级水平的时间,对出厂绝缘子和已运行绝缘子憎水性恢复时间应小于24h。
图J1 憎水性分级示意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