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 幼儿部分 )
本文概要: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 (幼儿部分) 第一部分 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 一、
适用对象的分组 1 .分组和年龄范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幼儿部分) 的适用对象为 3-6
周岁的中国幼儿。按年龄、性别分组, 3-5 岁每 0.5 岁为一组; 6 岁为一组。男女共计 14
个组别。 2 .年龄计算方法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第一部分 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
一、适用对象的分组
1. 分组和年龄范围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 幼儿部分) 的适用对象为 3-6 周岁的中国幼儿。按
年龄、性别分组, 3-5 岁每 0.5 岁为一组; 6 岁为一组。男女共计 14 个组别。
2. 年龄计算方法
(1)3 -5 岁者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 , 且超过 6 个月者:
年龄=测试年- 出生年+0.5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 , 且不满 6 个月者:
年龄=测试年- 出生年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 , 且距生日 6 个月以下者 :
年龄=测试年- 出生年-0.5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 , 且距生日 6 个月以上者;
年龄=测试年-出生年 -1
(2)6 岁者
测试时已过当年生日者 : 年龄=测试年- 出生年
测试时未过当年生日者 : 年龄=测试年- 出生年-1
二、 测试指标
类 别 测 试 指 标
形 态
身 高
体 重
10 米折返跑
立定跳远
素 质
网球掷远
双脚连续跳
坐位体前屈
走平衡木
第二部分 测试方法
受试者测试前应保持安静状态,不要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参加测试。
一、形态指标 1 .身高 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 0.1 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
拢,脚尖分开约 60° ),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
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图 1)。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2.体重 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 0.1 千克。 测试时,受
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图 2)。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
一位。 注意事项: 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 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二、素质指标
1 .10 米折返跑 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 使用秒表测试。 在平坦的地面上画长 10 米、宽 1.22
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每条跑道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如木箱),在跑道起终点线外 3
米处画一条目标线(图 3)。 测试时,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 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跑线前, 当听到 跑 的口令后, 全力跑向折
返线,测试员视受试者起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跑到折返处,用手触摸物体(图 4)后,转身
跑向目标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线的垂直面时, 测试员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
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 非零进一 的原则进位, 如 10.11 秒记录为 10.2 秒。 注意事项:
受试者应全速跑, 途中不得串道, 接近终点时不要减速; 在起终点处和目标线处不得站人,
以免妨碍测试。
2.立定跳远 反映人体的爆发力。 使用沙坑 (距沙坑边缘 20 厘米处设立起跳线) 或软地面、
卷尺和三角板测试。 测试时,受试者双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
脚蹬地尽力向前跳, 测量起跳线距最近脚跟之间的直线距离 (图 5)。测试两次, 取最大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 受试者起跳时,不能有垫跳动作。
3.网球掷远 反映人体上脚和腰腹肌肉力量。 使用网球和卷尺测试。在平坦地面上画一个
长 20 米、宽 6 米的长方形,在长方形内,每隔 0.5 米画一条横线(图 6),以一侧端线为
投掷线。 测试时, 受试者身体面向投掷方向, 两脚前后分开, 站在投掷线后约一步距离,
单手持球举过头顶,尽力向前掷出(图 7)。球出后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
在或越过投掷线, 有效成绩为投掷线至球着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果球的着地点在横线上,
则记录该线所标示的数值; 如果球的着地点在两条横线之间, 则记录靠近投掷线的横线所标
示的数值;如果球的着地点超过 20 米长的测试场地,可用卷尺丈量;如果球的着地点超出
场地的宽度,则重新投掷。测试两次,取最大值,记录以米为单位。 注意事项: 测试
进,严禁幼儿进入投掷区,避免出现伤害事故。
4 .双脚连续跳 反映人体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 使用卷尺和秒表测试。 在平坦地面上每
隔 0.5 米画一条横线,共画 10 条,每条横线上横置一块软方包(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高
5 厘米),在距离第一块软方包 20 厘米处设立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