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礼仪文化 部落主义型 集体主义型 多元主义型 地 区 欧洲、阿拉伯国家、 非洲、南美洲 亚洲汉文化圈 北美、西欧北欧部分 国家、澳洲 特 点 个人从家族获得身 份特征 不惜一切保护家族 名声和声誉 没有集体就没有一切 集体内每个人平等、共 同参与、分享 个人不能脱离集体。 个人自由形成自己特 点 独立自主是最高价值 个人为自己负责 通 用 懂得交往规则 明智利用礼仪礼节 第四节 礼仪与现代文明 一、礼仪的内涵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 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实际上 包含了三层含义,即:礼节、礼貌、仪式。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 筑领域。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礼节 1 、概念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 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与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 式。 2 、一般表现形式 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如:握手、拥抱、 会客、访友、跪拜、双手合十等。 3 、礼节的要求 要熟知各国、各名族的礼节;了解各民族的 风俗习惯。 (二)礼貌 1 、概念 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 2 、一般表现形式 ( 1 )仪容、仪表、仪态 ( 2 )语言、谈吐 ( 3 )着装、服饰、发型 ( 4 )面部表情、姿势 ( 5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 一 ) 滥觞期:夏朝以前 起源:祭祀鬼神 (二)定型期: 1. 夏商周三代 ? 第一次形成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 ? 周公制礼 ? 五礼:吉、凶、军、宾、嘉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祭祀之事为吉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 嘉礼 婚冠之事为嘉礼 2. 春秋战国: 儒家礼治 孔子: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以仁释礼:传统宗法 —— 道德之礼 强调礼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 “和”、 “让”、 “序”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孟子 : 五伦关系 ——“ 父子有别、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传统礼仪的核心 荀子: “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 3.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 四书五经: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本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核心、人际关系规范总 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三)发展期 ? 魏晋南北朝的家训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隋唐:礼仪与法制、管制分离 ? 宋代: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四)衰变期:元明清 (五)新生期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 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 幅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 (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 形式: 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 专门定了系统完备的礼的形式和制度。 如: 周代《周礼》、《仪礼》、《礼记》 “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尧舜之时,五礼兼备”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特征: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