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课题
9、鱼我所欲也
备课组成员
主备课人
备课组长
审核人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这一散文的语言艺术,探究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并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2.联想想象法。3.点拨讨论法。
教学用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新课导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两千多年前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大丈夫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学了今天的这篇课文,同学们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孟子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背景资料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3.文体知识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型。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合理,语言要准确、精练、有严密的逻辑性。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兼(jiān) 苟得(gǒu)辟患(bì) 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 弗(fú)蹴(cù) 妻妾(qiè)
(2)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bì)也(“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bià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④乡(xiàn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3)古今异义词
以eq \b\lc\{\rc\ (\a\vs4\al\co1(古义:能够用来。例: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是eq \b\lc\{\rc\ (\a\vs4\al\co1(古义:指示代词,这。例:是亦不可以已乎?,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豆eq \b\lc\{\rc\ (\a\vs4\al\co1(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例:一箪食,一豆羹。,今义:指豆类作物。))
(4)一词多义
得eq \b\lc\{\rc\ (\a\vs4\al\co1(\a\vs4\al(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 感激),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生eq \b\lc\{\rc\ (\a\vs4\al\co1(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名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 动词)))
与eq \b\lc\{\rc\ (\a\vs4\al\co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动词)))
(5)文言虚词
而eq \b\lc\{\rc\ (\a\vs4\al\co1(舍生而取义者也(表并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于eq \b\lc\{\rc\ (\a\vs4\al\co1(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则eq \b\lc\{\rc\ (\a\vs4\al\co1(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指导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共26张PPT).pptx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考点2 词语(共34张PPT).pptx
- 中考高分作文拟题技巧 课件 (共62张PPT).pptx
-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考点1 古诗文名句默写(共137张PPT).ppt
- 初中语文中考专项复习:炼就中考高分作文 (课件共73页).ppt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9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58张PPT).pptx
-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与积累 第四章%E3%80%80病句的修改与辨析(共42张PPT).ppt
-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三部分%E3%80%80写作提升(共215张PPT).ppt
- 中考古诗词赏析指导之古诗词赏析讲解练习(二)(共39张PPT).pptx
- 初三语文复习 古诗阅读的复习 课件(共41张PPT).ppt
-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导学案.doc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 《邓稼先》同步练习.docx
- 议论文专项阅读训练【人生智慧】专题习题+讲义(有答案完整版).doc
- 第2周-备战2020年中考精编小题天天练.doc
- 第4计“形散神聚”之作品结构类型-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之散文攻关12计.docx
-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doc
- 七年级语文复习:作文 团结才能走的更远.doc
- (三)归纳中心内容,整体感知文章-【有讲有练】——2020年疫期语文中考记叙文定心练.doc
- 主题10:凡人小事-备战2020中考主题作文自我训练.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