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色彩词及其应用
色彩,本是绘画用语。语言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以色彩来描绘客观事物,却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描述,在读者脑海中唤起逼真清晰的视觉形象,产生对色彩的美感联想,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五彩缤纷,作家们对色彩词有着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们在作品中充分利用色彩词,从而达到烘托气氛、表露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等效果。色彩的魅力是无穷的,色彩词的运用表明了作家对艺术、对美学的追求。色彩,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优美的形象、新鲜的意境、动人的情趣,还可以为文章刻画人物、揭示主旨服务。可以这样说,色彩,就是思想。
一.色彩的有机搭配
1.色彩运用应符合色彩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规律
两种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会形成明显的对照或引起视觉上的变幻,这就是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应该是和谐的,即有对比才能使色彩鲜明、生动、活泼;有和谐才能使整个画面完整统一,文学作品中运用色彩表现美的事物时应该遵循这一规律。
一般说来,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色彩对比,才是和谐的。和谐的色彩对比大体上有4种情况:
(1)邻近色的对比。邻近色是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各色就能依次衔接,看起来既鲜明生动又和谐统一。在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中有关故乡景色的一段文字这样描述道:“住所附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之所以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原因就在于作者将邻近色“绿”与“黄”融进一个画面,从而创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意境。
(2)同类色的对比。同类色是指同一种颜色加入不同量的白色或黑色而产生深浅不同的各色,例如深红色、浅红色都是红色的同类色。同类色的对比可以使画面色调更加强烈,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深红”与“浅红”一深一浅的同类色对比使浓者更浓,淡者更淡,将一派桃花烂漫的景色跃然纸上。
(3)对比色的对比。对比色的对比就是色别不同而且没有共同成分的色彩的对比。例如三原色(红、绿、蓝)对比、三补色(黄、品红、表)对比及互补色(红与青互补、绿与品红互补、蓝与黄互补)对比等。和谐的对比色的对比原则为:多量的冷色与少量的暖色对比、浅淡的冷色与暖色对比。
例如补色中等量的红色与绿色放在一起时非常刺眼,效果并不好,但是多量的绿色与少量的红色对比时,却让人感到很和谐,很悦目。就像王安石在《咏石榴花》中所写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诗中将“万枝”绿叶与红色“一点”相对比,红色虽少但却动人,并且能够显示出石榴花即将怒放的势头。
这类对比色以其醒目、明快的特点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运用,例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中的“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等。
(4)消色、光泽色与其它色的对比。消色包括黑、白、灰色,光泽色包括金、银色,它们与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够衔接,使色彩和谐悦目。例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洞庭的水比作白银盘,将洞庭的山比作青螺,通过银白色与青色的对比,相互映衬,使银白色更加澄净、青色更加苍翠,从而展现出洞庭山水的清新秀丽之美。
2.色彩运用应符合人们的感情因素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色彩虽然需要人们通过想像或联想去感受,但它仍然会间接地对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影响,而且还能激发人们一定的情绪和感情,这就是色彩的感情因素。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人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红色代表着热烈、喜悦、勇敢;绿色代表生命、活泼、和平、希望;黄色代表光明、高贵、丰收;蓝色代表崇高、永恒、宁静;白色代表明净、纯洁、朴素、坦率;黑色代表严肃、恐怖、神秘、寂寞;灰色代表忧郁、伤感、低沉等。
恰当运用色彩的感情因素,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增添作品的美学价值。如孙犁《荷花淀》中写女主人公时就巧妙地运用了白色给人的感情作用:“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这里的“洁白”与“银白”描绘出月光下令人陶醉的素洁宁静的优美环境,给作品饰上了一层清丽明静的底色,对女主人公的美好形象也起了衬托作用。
二.色彩应用表达的特殊效果
1.运用色彩词确定基调,揭示主旨
色彩词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作家对大自然景物的真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