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自清散文赏析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 年 11 月 22 日—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华,号 秋实 ,字佩 。现代著名作家 、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 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 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 ,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 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 10 多年。父亲名鸿钧 ,字小坡,娶妻周氏, 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 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 ,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妻子名叫陈 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 年入高等小 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 13 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 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 ,他的感受是微妙 、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 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 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 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 色,风物宜人 ,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 、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 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 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 ,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 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 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 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扬州, 1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 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 年 2 月写的 《睡罢, 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受五四 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 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 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 年和 俞平伯等人创办 《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 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 年发表的长诗 《毁灭》,这时还写过 《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 年 8 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 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 年写的《背影》、《荷塘 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 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 写成《欧游杂记》。1932 年 9 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 年抗 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 ,讲授 《宋诗》、《文 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 《语义影》。1946 年由昆明返 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 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 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 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全家 12 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 天,吴晗请朱自清在 《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 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 性的施舍。”这年(1948 年)8 月 12 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 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 2 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 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朱自清病逝后,安 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镌刻着“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 之墓”。1990 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 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起,致力 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 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 旅行记 、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 《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