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太极拳指导(图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四式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拳术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随着 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 身效果闻名于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 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套路而创编的。它不仅简单易 练,而且保留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和 丰富的技击招法。 第一节 太极拳基础知识 一、概述 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它采用中国古代的 “阴阳”、“太极” 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 “太极 ”一词源出 《周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宋朝周 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 “无极而太极”。并非说太极 从无极产生,而是 “太极本无极”之意。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 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产生了太 极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据 《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 (1641)陈王廷任温县 “乡 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陈王 二十四式太极拳 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 《黄庭经》,并参照戚继光 的 《拳经》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 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 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 势编成拳法套路。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 甚至陈氏的 《拳谱》和 《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 《拳经》, 可见其影响之深。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 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 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 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 说和阴阳学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 “以意引气,以气运 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各式传统太极拳 也都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在长期演变中形成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 显著的有以下五式:①陈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兼;②杨 氏太极拳:匀缓柔和,舒展大方;③吴氏太极拳:柔和紧凑,大 小适中;④武氏太极拳:动作灵活,步法轻捷;⑤孙氏太极拳: 与武氏太极拳风格相近,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从 50 年代开始, 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陆续编写出版了二十四式、八十八式、四 十八式太极拳,又将传统的陈、杨、吴、武、孙式太极拳整理出 版。太极拳在国外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1989 年中国武术研究院编写了适应竞赛的陈、杨、吴、武、孙式太极 拳和综合太极拳的套路,为太极拳进一步向世界推广,迈出了可 喜的一步。 二、太极拳的保健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 武  术 病的手段。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也证明,打太极拳除了可以增 强体质外,对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等疾病亦有一定 的辅助治疗效果。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过去一 直被忽略的治疗方法 ——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 到临床治疗中。从历史记载看,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防治疾病的 国家之一。在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 ·素问》中就 曾提到:“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导引”是一种体操 活动)。不仅如此,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 释了 “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前,华佗创编 了 “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 “人身常动摇则谷 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 “体育” 在防病和治病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 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 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 “心静”、精神贯注。这样,就对中 枢神经系统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了其他系统与器官 的机能活动。 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对 88 名 50~89 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其中 32 名是经常 打太极拳的,56 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对比观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