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市是茶文化发祥地 
                         王克明       都江堰市档案局 
                            
     填报时间:  2010-04-20          责任单位:  都江堰市档案局 
     都江堰市不仅是水文化的发祥地、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还是茶文化的 
发祥地。 
一、我国是茶文化发源地 
     关于茶,唐代陆羽《茶经》释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 
茗,五曰荈。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 
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蜀人名之苦荼”。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 
世界上最先饮用、最早种植茶的国家,这在全世界已形成共识。 
     茶的最早饮用可以追朔到史前时期的神农时代 ,陆羽 《茶经》 (760 
年著)“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七之事”中又进一步指 
出,所谓“神农氏”,就是“炎帝”,说明我国茶的饮用,起源于“三皇”时期  (约 
公元前两千多年)。成书于东汉时期                      (公元 25 ~225 年)的 《神农本草》云: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                             (清·孙壁文《新义录》饮 
食·茶条引)。还有许多史料都说明我国自四千多年前就已开始了茶的饮用。 
到目前,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种茶和 
制茶技术已遍及世界各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朝鲜等世界主要产茶 
国所种茶树和制茶技术都是从中国引进发展而来。 
                                     1 / 25 
二、茶文化发源于四川 
     在四川盆地西缘 ,巍峨的龙门山由广元一带逶迤南下,经青川、平武、 
北川、都江堰市,直抵天全县,龙门山以西,则有岷山和夹金山。这些山 
脉成为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之间的交通障碍,但是发源于岷山的白水江由 
西向东穿过龙门山北端,形成一条通道;发源于岷山南麓的岷江经汶川县, 
在都江堰市切穿龙门山中段,形成一条交通走廊;发源于夹金山南麓的青 
衣江则穿过龙门山南段,形成一条孔道。这三条通道就是四川盆地与川西 
高原的主要交通线,而四川盆地边缘的龙门山正是野生茶树的自然生长带。 
     在我国的史料中,关于茶文化发源地的文献很多,但在明代以前,包 
括茶圣陆羽的《茶经》都无人涉及过。在茶史研究中常用于引证的最早的 
史料是被称为“汉代三书”的《凡将篇》、《方言》和《僮约》。 
     汉代著名词赋大家司马相如(西汉武帝时,前 179 ~前117 年,成都 
人)在所著启蒙读物《凡将篇》载有:“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藿 
菌、□、荈诧”,将“荈诧”列入药物类,说明茶在当时是以药用价值为人们 
所用的,而“荈诧”的读音并非来自中原的汉语,而是蜀地方言。 
     杨雄(西汉末年,前 56 ~11 年,成都郫县人)《方言》说:“蜀西南人 
谓荼曰蔎”,说明茶是流传于蜀西南人中的名物。 
     王褒,字子渊,(前 87 ~49 年)西汉末年,蜀资中(今资阳)人 ,汉宣帝 
时为谏议大夫,在神爵三年(前 67)来到当时的“湔”[汉志:绵之①县玉垒 
山,湔水所出。都江堰称湔堰。汉时,属郫、绵之、江原三县地。蜀汉, 
置都安县,属汶山郡]地,也即今天的都江堰市,就在这里写下了流传千古 
的《僮约》。文中写到:蜀郡王子渊,以事到湔,止寡妇杨惠舍。惠有夫时 
                                     2 / 25 
一奴名便了,子渊倩奴行酤酒,便了提大杖上夫冢巅曰:“大夫买便了时, 
只约守冢,不约为他家男子酤酒也!”子渊大怒曰:“奴宁欲卖邪?”惠曰: 
“奴大杵人,人无欲者。”子渊即决买,券之。奴复曰:“欲使便了,皆当上券; 
不上券,便了不能为也!”子渊曰:“诺!”①注“之”字应为“厂”旁里加“虎”字, 
读音为:zhi。 
     于是王褒用近千字列出僮工应做工作和对其言行的约束,其中“脍鱼炰 
鳖,烹茶尽具”和“牵犬贩鹅,武阳买茶”两处与茶相关。武阳是现今四川彭 
山,《僮约》已成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僮约》的记载说明这 
个时期已经有了茶叶贸易,这是最早记载茶叶贸易的史料。 
     汉代以来,西晋诗人孙楚(约 218 ~293)的《出歌》中有:“姜、桂、 
荼荈出巴蜀”;东晋(317 ~420)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中载:“武王既克 
殷(前 1046 年),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 
之”;三国时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