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思想感情.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内容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羁旅苦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古代诗歌中,诗人流露的情感主要有:哀怨 激愤 憎恶 忧愁欣喜 欢快 向往 别恨怀思 感伤 郁闷 闲适寂寞 孤独 恬淡 仰慕如何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1、联系其人其事例如: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月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抓住情思信息例如: 闻雁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3、把握意象意境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意境:孤独、凄凉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如何解答这类题目高考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⑴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生动勾画出作者呆坐凝神的神态,由“灯”到“影”,又由“伴”将“影”与“身”相联系,这样“灯”“影”“身”重合在一个“单”字上,充分传达出诗人此时寂寞孤独的感受。 诗人通过回忆和想象冬至夜深,家人围坐灯前,谈到自己远行在外的情景,表达了思家之情。 答题步骤 1、表述情之所系的内容; 2、提炼思想感情。答题表述程式 诗人通过(具体内容的表述)描写,表达了(某某)思想感情。课堂练习阅读下面温庭筠的两首诗,回答各表达了什么情感?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第一首由雨景想到晓晨,表达了愉悦之情(或“闲适之情”);第二首由眼前的“流水花落”之景想到以前与好友的交往,如今友人已去,残花犹存,表达了伤感之情(或“悼念之情”)。阅读下面两首诗,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诗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黄》诗表达了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写“离别”的方式有何不同? 赠别二首 (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其一: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和表达惜别之意。其二:通过描写分别之时和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惜别之情。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