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制管理 ? 配制规程 1、制剂应严格按照注册批准的工艺生产。 2、配制工艺不得擅自更改,如需更改时应按规 定进行。 配制管理 ? 物料平衡 ? 每批制剂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 如有显著差异,应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 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配制管理 ? 配制记录要求 1、 制剂配制中的毒性药材及按特殊药品管理 的物料应按规定监控投料,并有记录。 2、批配制记录应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 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3、批配制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 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 可辨认。 配制管理 4、批配制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制剂有效期后一 年。 5、每批制剂的每一配制阶段完成后应及时清场,确认 无上次配制遗留物。清场记录内容应包括:工序、品 名、规格、批号、清场日期、清场操作过程、检查项 目、检查结果,操作人、检查人签名等。清场记录应 纳入批配制记录。 6、制剂应按规定划分配制批次,并编制配制批号。 配制管理 ? 配制过程控制 1、配制中应有防止尘埃产生和扩散的措施。 2、不同品种、规格的配制操作不得在同一操作间同时 进行。 3、配制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 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4、与制剂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 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配制要求。 配制管理 5、每一配制操作间或配制用设备、容器应有所 配制的制剂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 志。 6、非无菌液体制剂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 过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7、制剂配制过程中,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应明 确标示并不得流入下道工序;因特殊原因需处 理使用时,应按规定的书面程序处理并有记录。 配制管理 8、制剂配制过程中,物料、中间产品的流转应有避免 混淆和污染的措施。 9、中药制剂配制过程中,中药净药材不应直接接触地 面。 10、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应 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应在一起洗涤。 11、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应露天干燥。 12、中药材、中间产品、成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 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 配制管理 13、中药材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拣选、整理、 剪切、炮制、洗涤等加工,需要浸润的中药材 应做到药透水尽。 14、应根据配制工艺选用工艺用水,非无菌制 剂配制应使用纯化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 准。 质量管理 ? 硬件要求 ? 软件要求 ? 主要工作 质量管理 硬件要求 1、药检室应有与制剂品种、规模、检验要求相适应的 场所、仪器、设备,应能满足理化、生物、仪器等检 测和留样观察等需要。 2、如有特殊情况未能配备的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检验,并向当地市局备案。 3、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 应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 施。 4、生物检定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应分室进行。 质量管理 ? 软件 1、药检室应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的质量标准(或内控标准) 2、检验操作规程 3、应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 4、 药检室应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 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检定菌、 培养基及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 ? 主要工作 1、药检室应能依规定的质量标准或内控标准对所用的 物料、中间产品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流入下一道 工序。 2、 洁净室(区)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 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3、每批成品应按法定质量标准检验合格,方可用于临 床。 4、应有完整的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单。检验记录 的书写应规范,字迹应清楚并有检验人、复核人签字, 检验报告单应有检验人、药检负责人签字。 质量管理 5、应制定制剂稳定性考察制度,按《中国药典》 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的要求开展配制品种的稳定性考察。 6、成品发放前,应由质量管理负责人或经受权 的委托人审核,决定是否发放。 非无菌制剂的房屋与设施 ? 贮存区 1、应有与配制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 于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避免 差错和交叉污染。 2、贮存条件(温度、湿度)要符合物料规 定的要求。 设备 ? 生产设备的要求 ? 工具、容器 要求 ? 水系统要求 ? 配制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