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
xt 一 《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 人
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 利战
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 放军冒着
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 给全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 势的
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 民乘胜前
进的斗志。
、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 括消
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 体,
又称 “消息 ”。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 美国 —— 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 法国 —— 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 俄罗斯 ——俄通社、塔斯社
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 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 的一 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 月之精华,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 有脍炙人
口的《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水调歌头 ?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 位杰 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 查报告、 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 高基调, 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 下,他更 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 的流逝, 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 112 万人。1947 年6月底,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 向国民党 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 线作战,
收复失地。 10 月 10 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 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 152 万人,攻克大 批国民党
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 年到 1949
年 1 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 电之日正
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淮海战役的前夜。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 歼灭( )督战( ) 芜湖()....
签订() 取缔( )对峙( ) 要塞() ....
2. 课文标题中的 “百万大军 ”中的 “百万 ”是( )
a 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 “九、十二、百千 ”。 b 确数,确指一 百万军队。
c 约数,指百万左右。 d 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
于 “号称 ”。
、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 序
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 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 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 中路军在 24 小时内 30 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 仅生
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里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 了。
【合作探究】 阅读“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 段。??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等句,
回答问
题。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
,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
、文中把我军与敌军战斗情况进行对比的文字是 与
,对比的作用是
、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
是 ,其作用是
( ) ( 多项选择 )
a补充说明战役背景 b点明我军胜利原因c补充叙述战役侧面情况
d 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文中能解释为什么抵抗 “甚为微弱 ”的词语是 ,这个词
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 情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