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要点
步骤
操作内容
操作要点
1
器材准备
医生要熟悉器材的存放地点,亲自准备,体检器材包括: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手电筒、棉签、软尺、直尺、血压计、叩诊锤、笔、记录纸、手表或时钟,所用工具放于治疗盘中(须铺治疗巾)。
2
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意识。
面容、表情、皮肤以望诊为主、营养状态需观察皮肤、毛发、皮下脂肪和肌肉充实情况,判断意识状态需要与病人交谈,可在整个问诊和体检过程中贯彻。
3
测量体温
①手持体温计的上中部,将汞柱甩到36℃以下;②将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腋窝深处,嘱患者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③问诊或体检开始便测体温,10分钟后读数。
4
呼吸计数
以胸廓或腹部起伏为准,计数1分钟。
5
脉搏计数
示指、中指、无名指同时触诊桡动脉30秒,如心律不齐则需计数1分钟。
6
测血压
①仰卧位或坐位,测右上肢,前臂外展45°;②袖带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即位于第四肋软骨、卧位放在腋中线水平;③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且袖带下缘在肘横纹之上2-3cm; = 4 \* GB3 ④听诊或触诊肱动脉同时给气袖充气确定收缩压的大致水平后,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才开始缓慢放气,每秒速度2-3mmHg;⑤视线与水银柱表面保持水平读取血压值;⑥完全放气,至少2分钟后重复一次。
7
头颅检查
望诊为主,特别注意毛发和眉毛有无稀疏、有无眼睑水肿、眼裂对不对称、突眼;触诊有否包块。
8
检查上下睑结膜、球结膜、巩膜、角膜
先翻转下眼睑(同时嘱病人往上看),然后翻转上眼睑,方法:用示指、拇指捏住上睑中部的边缘,嘱被检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动作要轻巧、柔和,以免引起受检者的痛苦和流泪。
9
检查眼
球运动
检查者在病人的对面(坐位)或右侧(卧位),用右手示指置于受检者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或用左手拇指按压其额部予以限制,眼睛跟随检查者的右手移动,先左眼后右眼。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检查每个方向都要从中位开始,不能将各方向连起来画圆圈。观察双侧眼球运动在个方向是否受限和对称。嘱被检查者眼球随检查者手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运动数次,观察有否眼球震颤。
10
瞳孔
用手电光检查瞳孔形态、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后者注意用手隔开双眼)。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的目标(检查者右示指),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处),观察瞳孔缩小和眼球内聚的情况。在检查前者时,手的移动较后者的移动稍快。检查时应各做一次。
11
鼻、耳望诊
观察鼻的外形、鼻腔粘膜情况、外耳及外耳道(必要时可用手电光)。
12
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
压痛
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鼻旁窦区,其余四指置于两侧固定头部。具体方法是:①额窦:检查者双手置于两侧颞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病人左右眼眶上方稍内,用力向后方按压;②筛窦:检查者双手置于颞部耳廓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鼻根部与眼内眦处向内后方按压;③上颌窦:检查者双手置于病人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眼眶下向后按压。
13
口腔、咽部和扁桃体
望诊口唇(颜色、湿度)、舌质、舌苔、口腔粘膜(用电筒和压舌板观察)、牙齿。用压舌板将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压下,同时瞩病人发“啊”,此时软腭上抬,在手电照明的配合下观察软腭、扁桃体,咽后壁等。特别注意粘膜有无滤泡、充血、水肿、分泌物和扁桃体肿大的情况。肿大的扁桃体可分可分三度。
14
颈强运动
颈强直:病人去枕平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轻压胸部以固定身体,另一手轻轻托起其枕部,使颈部向前屈曲,正常人下颏可与前胸部接触。注意颈部屈曲同时是否有抵抗和颈后疼痛。
15
颈静脉充盈和怒张
检查者在病人的右侧,充分暴露颈部,让患者取30°~45°的半卧位,头部转向左侧,医生从正面或侧面观察右颈内静脉充盈的高度和搏动情况,必要时可用手触诊颈静脉的张力。正常人在上述体位时颈静脉的充盈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16
头颈部淋巴结群检查
触诊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区→腋窝→滑车上。
用浅部触诊法,具体方法是:
①?颈部淋巴触诊时被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使皮肤、肌肉放松;②?锁骨上淋巴结触诊:患者坐位或卧位,头稍向前屈,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③?腋窝:应以手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时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依次触诊腋尖→中央→胸肌→肩胛下→外侧淋巴群。右手触左侧。④ 滑车上:检查者右手握住病人右手腕,抬至胸前,左手掌向上,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无名指、中指、示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沟纵行、横行滑动触摸。右手触左侧。
1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