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1 概念。2 流行病学。3 临床表现。4 膜性肾病的诊断。5 膜性肾病的治疗。6 小结。膜性肾病的概念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常伴有大量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浮肿。迄今为止,膜性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案尚不一致。现对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讨论。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5%,成年人男性多见,男:女=2;1。膜性肾病约2/3为原发性膜性肾病,1/3为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的继发性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乙肝,丙肝),肿瘤(肺癌,结肠癌,肾癌,乳腺癌,胃癌等)。大约50%患者在肾活检时可发现肿瘤,也有40- 50%患者其蛋白尿出现早于肿瘤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特发性膜性肾病在儿童很少见,如果儿童出现膜性肾病考虑乙肝相关性肾炎,部分年轻患者可自行缓解,成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自行缓解罕见,部分进入终末期肾衰。。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蛋白尿占100%,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症占60%~70%,30%~40%无症状性的蛋白尿。浮肿占70%~80%。血尿仅有30%~40%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及红细胞管型非常罕见。高血压占10%~20%。高脂血症占60%~70%,胆固醇.甘油三脂.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低密度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或降低,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不全20%。肾病综合症易于b发:感染.高凝状态(血小板的数增加和激活,血液内ⅴ.Ⅷ.Ⅻ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增加,抗凝血酶Ⅲ丢失,故膜性肾病易于发生静脉血栓形成.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形成高达11%~35%,肺栓塞占17%,以老年人最为多见。膜性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除外继发性膜性肾病光镜:病变特点早期为上皮细胞(足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物伴有基膜“钉突”形成,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一致增厚,不伴细胞增生性病变为特征。病变早期与微小病变不易鉴别;随着疾病的进展,在基底膜上皮细胞侧出现钉突样改变,以后基底膜明显增厚,随后免疫复合物吸收.GBM呈串链性改变。GBM明显增厚使毛细血管壁狭窄或闭塞。免疫荧光:lgG、C3沿肾小球毛细管壁细颗粒状沉积电镜分为五期Ⅰ期:肾小球基膜的上皮侧有散在的 电子致密物沉积;Ⅱ期:基膜上皮侧大量致密物沉积,其间有钉突;Ⅲ期:钉突顶部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使基膜形成双层之梯状结构;Ⅳ期:双层结构融合而呈不规则增厚,呈链条状改变,部分致密物吸收呈块状透明区,形成虫蚀状结构。Ⅴ期:消散期V期膜性肾病(恢复期)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膜性肾病的一般治疗:低盐.低蛋白.低脂饮食(大量蛋白漏出者可用低蛋白饮食加开同)。中药:黄芪60g(另包).山药30g.苡米仁30g.赤小豆30g水熬成粥。水肿者可用利尿剂(速尿.双克.利了.和螺内脂)。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膜性肾病的一般治疗:控制血压 目标值 尿蛋白1g血压≤125/75mmHg 尿蛋白1g血压≤130/85mmHg 选用药物 ACEI/ARB (降压效果不好时可选用)CCB膜性肾病的治疗进展膜性肾病的一般治疗:控制高血脂:胆固醇升高者用他汀类药物 甘油三脂升高者用贝特类药物 二者都高者采用中药:血脂康 高凝状态的预防:指征 纤维蛋白原≥6g/l 血清白蛋白≤20g/l 抗凝血酶浓度<70% D-D二聚体>1mg/l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A (CsA)霉酚酸脂(MMF)爱若华他克莫司FK506抗CD20单克隆抗体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第一个用来治疗膜性肾病的药物,1997年美国联合组报告膜性肾病(肾综表现)用强的松口服治疗,23个月时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无差别。Cattran报告158例成肾综的膜性肾病患者应用强的松45mg/(㎡/d)与安慰剂对照研究,两组肾功能和蛋白尿变化无差别。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口服强的松治疗膜性肾病患者,肾综缓解和保护肾功能方面无效。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在缓解蛋白尿和肾脏存活方面已证明有效(循证医学A级) 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方案(意大利方案)甲基强的松龙+苯丁酸氮芥(1.3.5月,前三天静脉点滴甲龙1g/d,随后27天口服甲泼尼松0.4mg/kg.d,2.4.6月口服苯丁酸氮芥0.2mg/kg.d,总疗程6个月,两组接受同样的对症治疗)。经10年的观察治疗组不论在肾综的缓解率还是肾脏的存活率(92%Vs60%),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MP+CTX与MP+CH,做对照, MP+CTX(CTX为2.5mg/kg.d)43例, MP+CH组44例,结果3年内两组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率分别为93%和8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