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知学堂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教育史心得体会 近代学制的产生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产物。陶行知在《中国建设新 学制的历史》一文中指出: “一切制度都是时势的产物。学校制度亦 不违反这原则。时势如此,学制不得不如此;时势如彼,学制不得 不如彼。时势变迁,那应时势需求而来的学制亦不得不变迁。 ” 国传统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一)清末中国传统教育腐朽衰落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的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 会已走向穷途末路的清末,传统教育面临种种危机。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状况来看,首先表现在科举制度弊病丛生。因袭 千年的科举制度,到了清朝末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舞弊 现象已经空疏僵化。科举制度腐败不堪,舞弊成风,请托行贿、冒 名顶替屡禁不绝,加上八股取士,致使不学无术之徒充斥晚清士林。 康有为描述说: “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 但八股精通,楷法
圆美,即可为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 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 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 [2](p269)科举制度已严重抹杀了广大士子 的思维,禁锢了受教育者的心智。
第二,官学教育名存实亡。清末官学教学内容空疏无用,学风陈腐, 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如最高学府国子监 “已无管理制度,学堂丧 乱?? 学生入监读书,不过是为了取得一个进身做官的资格,毫无读 书求学的渴望,他们常是口衔烟袋,手捧茶杯,东游西荡。学校已 是案位空闲,书声无闻。 ”
[3](p228)[1](p421) 近代中国学制的构建是在中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 方官学都徒有虚名,不过是科举的装饰品。严复在《论治学治事宜 分二途》中指出 “自学校之弊既极,所谓教授训导者,每岁 科两试,典名册,记贽币而已,师无所谓教,弟无所谓学,而国家 乃徒存学校之名,不能复望学校之效。 ” 1①]
第三,书院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清末书院已大量官学化,考虑到 学生出路的问题,书院对科举的态度也洒脱不起来,渐渐也成了科 举的附庸。 “不仅新创建的书院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不 少曾经以讲求程朱理学为宗旨的著名书院的教学目标也完全转向科 举。” [4](p494)由于清政府采取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对有学术个 性和学术创造性的思想严加控制,制造了一次又一次文字狱。清代 多数学者逃避政治,专心于考证、训诂、校勘。当时知识分子纷纷 钻在象牙塔里讨生活,形成了许多以考证为主要特征的学术流派, 民族精神空虚乏力,思想界呈现出一片冷落沉寂的景象。此时,书 院或讲求理学,或学习制艺,或博习经史词章。 “书院之生气尽斫, 学派之间的差别,大抵只是在整理、研究古籍方面技术层面上的相 异。 ” [5](p22) 第四,私学发展举步维艰。私学有启蒙教育的 “私塾”和专经教育的 “经馆”,主要供没有入学之前或科场失利之后进行学习或补习,在 清末自然是专制、呆板。加上教学条件恶劣,私学发展举步微艰。 晚清腐朽的教育机制,最终窒息了传统教育中的生机和活力。虽然 清末教育不是一潭死水,也有发展的一面,但教育衰败却是不争的 事实。教育的腐朽衰落,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普遍担忧,一些先行觉 醒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找出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二)西方学制的宣介和新学制轮廓的构建与实践 首先,在近代中国建立新学制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太平天国十年 (1860)11 月,第一个由西方国家直接培养出来的中国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容闳到太平天国察访,向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干王洪仁玕提 出了七项教育改革的建议, [6](p56-57) 其中四项是建立新式学制, 如“颁布各级学校教育制度 ”等思想,已接近资本主义的学校制度。 第二,西方学制的宣介,推进了学制建设的理论探讨。伴随着近代 中国的社会变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介绍和宣传西方的学制。同治 五年( 1866 ) ,受总理衙门委派跟随赫德出访欧洲的副总办斌椿, 根据总理衙门吩咐: “前 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 ”。回国后写了《职方 外记乘槎笔记》作为观感汇报。他介绍 “欧罗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 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乡、一邑有小学 ” [7](p1); 同治十二年( 1873 ),李善兰在《泰西学校论略序》中对德国学制 进行了介绍,并提出 “国之盛衰系乎人,德国学校之盛如此,将见人 才辈出,其国必日盛一日,佛尼之说,有所谓金轮圣王者,我盖有 望于德国之主焉,岂特兵之有勇知方而已哉 ” [7](p2);光绪五年 (1879 ),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广注》中介绍: “东京大学生徒凡
百余人,分法、理、义三部 ??学校卒业者,则遣往各国,曰海外留
学生??今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