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岔常见病害及整治 邹启伟 一、道岔是线路薄弱环节之一,主要病害如下 1、由于两个方向的行车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的机械磨损不一致,如主要行车方向为直向,则曲股钢轨吊板较多,尤其是曲线上股最为严重。 2、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 3、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造成水平不良。 4、钢轨垂直磨耗不均,造成水平不良。 5、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不当,如起道和捣固不慎,造成水平不良。 6、道岔方向不良。 7、由于线路爬行,使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顺。 8、基本轨横移造成“三道缝”。 9、尖轨不直、尖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扳动不灵等。 10、辙叉心沉落,辙叉跟端错牙,车轮冲击叉心等。 11、两尖轨尖端不齐(尖轨错差) 二、道岔主要病害的整治 1、道岔方向不良的整治 造成此种病害的原因主要由于养护维修不彻底,在经常维修中,只顾道岔本身,随 弯就弯,不考虑前后线路的接续情况,有的铺设道岔时,位置不正确,其方向靠道钉把持,列车通过后,轨距、方向保持不住,加之各部连接零件不好,尺寸不合,道钉失效,轨撑、滑床板、跟端连接零件松弛,护轨长度不够轮缘槽宽度卡尺、轨距不合、弯折点位置不对等,列车通过时,增加列车的冲击和摇晃,使道岔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工务规则》规定,道岔维修应包括前后50M的线路及附带曲线。维修中要更换、补充、修理连接零件,拨正道岔前后方向,弯好曲基本股,做好轨距顺坡,加强道岔及前后各75M线路的锁定,防止爬行,使道岔方向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2、尖轨跳动 尖轨跳动一般是由于活接头、间隔铁、鱼尾板、桥型垫板等磨耗,以及尖轨拱腰和活接头捣固不坚实,大轨缝而造成的,如果是由于零件磨耗严重而造成尖轨 跳动,可以焊补或者更换解决,如果由于拱腰造成尖轨跳动,则要调直尖轨,加强捣固。为防止尖轨跳动,也可以再基本轨下增设尖轨防跳板,把防跳板一头用螺栓固定在尖轨腰部,另一头弯折紧贴在基本轨底,起道阻止尖轨跳动的作用。 3、尖轨不密贴及“三道缝” 所谓“三道缝”是指:基本轨底边与滑床台槽边有缝隙(允许1mm),基本轨下颚与外则轨撑不密贴(允许0.5mm),基本轨轨撑与滑床台挡肩不密贴(允许0.5mm)。由于有了三道缝,也影响了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基本轨轧出飞边,滑床板不密贴、弯曲、挡肩被挤开、以及磨损,轨撑不合适等。 整治方法: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焊补,更换、打磨各部零件、钢轨等。 4、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1)产生的原因:1、加工制造时50mm范围内刨切长度不够,2、尖轨顶铁过长,不强板螺栓凸出,3、转辙机位置与尖轨动作拉杆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上,4、基本轨弯折点有误,5、基本轨工作边及尖轨非工作边有肥边,6、基本轨横向移动,7、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8、基本轨、轨撑、滑床板之间存在“三道缝”,9、第一、二连接杆与尖轨耳铁连接的距离不合适。 (2)、整治措施:1、对刨切不足的尖轨再进行刨切,2、打磨焊补或更换顶铁或补强板螺栓,3、调整转辙机及尖轨拉杆位置,使其在同一水平线上,4、拨正基本轨方向,矫正弯折点的位置和矢度,5、打磨肥边,6,打靠道钉开垫板,消除假轨距,7、调直尖轨或基本轨、拨正方向、改好轨距,8、消灭三道缝,9、调整连杆长度、改变耳铁的位置或加入绝缘垫板、误差较大时,更换耳铁和方刚 5、尖轨扎伤与侧面磨耗 (1)产生的原因: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和假密贴,2、尖轨顶铁过短,3、基本轨垂直磨耗超限,4、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挤、扎、碾压作用。 (2)、整治措施:1、防止尖轨跳动,确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2、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3、及时更换磨耗超限的基本轨 6、导曲线轨距扩大 (1)、产生的原因:列车通过导曲线时,由于离心力、横向推力以及车轮冲击钢轨致使道钉浮力,配件松动,钢轨小反。 (2)、整治措施:1、在导曲线外则加设轨撑,2、整治轨撑离缝,消除假轨距,3、在导曲上股接头安装桥型垫板,更换腐朽岔枕,4、补充轨距拉杆 7、导曲线不圆顺 (1)、产生的原因:尖轨跟端和辙叉前后开口尺寸不合格,支距点位置不对,支距尺寸不标准和作业不细,维修不当以及列车车轮冲击作用,均可造成导曲线不圆顺。 (2)、整治措施:1、保证支距点位置和跟端支距正确,2、保证支距尺寸并使递减合符要求,3、消灭鹅头,4、个别处所通过拨道和改正轨距解决。 8、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 (1)、产生的原因:车轮通过有害空间时对心轨和翼轨产生冲击作用,辙叉心处的岔枕经常发生吊板,破坏道床坚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主要原因。 (2)、整治措施:1、加强辙叉底部的捣固,特别是叉心和辙叉前后接头,2、及时更换失效岔枕,3、在辙叉底部岔枕上安设缓冲胶垫,4、及时更换失效螺栓、道钉,利用立柱螺栓加强辙叉的稳定。 9、
文档评论(0)